老年人理財以“穩”為重 黃金投資長線可期 |
發布日期:10-01-27 08:36:0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解放網-新聞晨報 作者: |
過年時,小輩往往會給長輩送份孝心錢以表孝心,而老人的貨幣資產同樣也有貶值縮水風險。如今不少小輩瞄準各類理財產品,希望替父母找到“錢生錢”的捷徑,并讓長輩也享受一下理財的樂趣。 老年理財以“穩”為重 盡管多數老人在退休后都有一筆可觀積蓄,但這筆錢畢竟是老人的“養命錢”,理財時應講求穩健。 只有真正閑置的錢才是理財主力。 專家建議,年齡增長,老人醫療費用開支會逐步上升,應預留1萬?2萬元應急。應急備用金可考慮儲蓄、貨幣市場基金或短期銀行理財產品,以求取得較高變現性和一定收益,尤其是貨幣市場基金,“零認購費率”和“零贖回費率”能降低投資成本,提供更多的短線收益空間及流動性。 接下來,部分風險承受力較高的老人,可偶爾到市場上“沖一沖浪”,但原則仍以“穩”為重,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最好選擇有保本承諾、設計簡單的產品。 眼下債券仍是老人偏愛的理財渠道,如憑證式或電子式國債等。專家建議,儲蓄式電子國債是其中最穩妥的方式,安全且收益比同期限儲蓄高。目前滬上銀行均銷售儲蓄式電子國債,但國債發行有一定周期。可留意銀行的理財快訊,在下一次儲蓄國債銷售時,可提前到銀行柜臺開立債券托管賬戶。
老人理財講究多元化 當然要想戰勝通脹,仍需花些心思找到高效的理財路徑。除了保險產品,閑置資產應作一份多元化的投資計劃。 基金是多元化投資的主力。債券型基金較適合求穩的老年人。此類基金本金安全,且大部分債券型基金參與一級市場新股申購,收益較好。 如果資金不急用,還可考慮選擇中長期增值潛力高的混合型或股票型基金,模式可選定額定投。眼下多數銀行均代銷這類基金產品,此外還自行開發了很多“類基金”產品,如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基金寶”、工行(601398,股吧)“基金股票雙重精選Ⅱ”等,投向為開放或封閉式基金、證券基金,并參與股票投資及打新股。 此外,投資渠道有第三方擔保的信托計劃或投資債券等,風險相對較小,收益率較高。目前在售的工行信托投資0804期人民幣理財產品,投資期1年,最高年收益達5.2%,即便提前終止投資,年化收益率也保持在4.5%以上。 銀行理財產品中,固定收益類及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也較適合老人。上海銀行“慧財”最新一款與Shibor掛鉤的理財產品,投資期僅3個月,預期收益率4.2%左右。此外,有美元資產的老人可選擇光大銀行的陽光理財“A計劃”美元產品(3個月),預期年收益達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