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央行低位拋售黃金成笑談 印度最聰明 |
發布日期:13-03-19 08:55:2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理財周報 作者:包芳鳴 |
英國央行低位拋售成十年笑談,聰明的印度向IMF大筆購金,俄羅斯央行是短線交易高手 圍繞在黃金之上的面紗有很多層,不過,其中最關鍵的是價格。當各國央行大舉買入黃金之時,這些代表一國分散外匯儲備努力和對黃金態度的機構,也是最重要的投資人,他們的出價對市場的影響可謂巨大。 實際上,全球央行增持黃金的行動可用三步來形容,第一是猶豫期,大約在1999年至2005年,期內英國央行甚至拋售黃金儲備;第二是接收期,大約在2005年至2008年,期內部分央行在逐步買入;第三是爆發期,大約在2009年至今,期內各國央行大手增持。 目前,黃金價格已回落至1580美元/盎司,接近不少后期買入黃金的央行的建倉價。 俄羅斯的短線游戲 最近幾年,央行從黃金凈賣家變成了凈買家,如今勢頭依舊不減。全球官方機構的購買量達到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時不少央行會隨著短期金價上漲不斷拋出黃金,市場因此震蕩,但仍會持續走高。其實,2012年的黃金市場有兩種聲音。好聲音是華爾街大佬高盛看多黃金;可怕的聲音是有人預言:黃金長達十年的牛市可能走向終結。就在兩種聲音混雜的時候,俄羅斯央行默默地拋售了3.8噸黃金。雖說數量不多,但這卻是其5年來首次拋售黃金。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IMF)2012年3月2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包括俄羅斯、土耳其以及塔吉克斯坦央行在內的多家央行于2012年2月黃金價格升至年內高位時大幅減持了黃金儲備。據了解,當時的金價一度逼近1800美元,但月末時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發表的證詞暗示近期不會推出新的刺激措施,引發當日金價暴跌,并由此帶來黃金的一輪跌勢。減持的各國找準時機大賺一筆。那一次,他們玩起了短線。 根據俄羅斯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盡管拋售出了部分黃金,但俄羅斯央行的黃金和外匯儲備卻由3月16日的5054億美元上漲至5108億美元。而更加長遠的資料顯示,在連續五年年均購入96噸黃金之后,俄羅斯央行在首度拋售后已經成為黃金的凈出售國。 有分析師認為,俄羅斯等國家逢高價拋售黃金的行為是短期改變外匯儲備配置,有可能是預見到未來高油價和歐債不確定性。但不得不說,新興經濟體央行在拋售黃金時學會了美聯儲的高拋低吸,在政策上越來越靈活,而俄羅斯等國家出售黃金正是短期調整的明智之舉。 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以及美國和歐元區主權債高信用風險面臨動搖,令更多央行選擇黃金作為避險投資。韓國也不例外,2011年,韓國央行發布聲明,買入25噸黃金,這次增持黃金價值相當于12.4億美元,25噸黃金折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