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ETF發行數據遭深度雪藏 |
還有一周時間,國泰和華安的黃金ETF發行就將結束,兩家公司對黃金ETF的宣傳不遺余力,但到目前為止究竟發行量有多少,兩家公司卻都不肯透露半點風聲。 華安、國泰兩家基金公司于6月24日起發行國內首批兩只黃金ETF。兩只黃金ETF均在上證所上市,投資者可像買賣股票一樣方便地交易黃金ETF,且交易費用較其他黃金投資工具更為低廉。 國際市場上,黃金ETF自2003年誕生以來,已迅速成為全球商品ETF中最大的交易品種。目前全球最大的黃金ETF——SPDR GOLD TRUST(簡稱GLD),在2013年上半年的124個交易日中,僅在紐交所的日均交易量就達到1286萬份,合128.6萬盎司黃金,折合約36.5噸。 國內黃金ETF的誕生則頗為不易,由于要打通黃金交易所和證券交易所兩個交易系統,且需同時受證監會和央行的監管,為了這個創新的實現,基金公司做了數年努力。 國泰和華安兩軍對決,對于黃金ETF的發行都在暗中較勁,對目前的發行數據更是秘而不宣。不像其他類型的基金發行,基金公司總會在產品發行期間有意無意透露出發行數據,以示產品受歡迎程度。 其中一家公司市場部人士對記者稱:“公司內部對發行數據嚴格保密,我們都完全不知道! 不過,黃金ETF的發行適逢黃金價格經歷了一波大幅調整,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金價走跌將影響黃金ETF發行,畢竟投資者的興趣和情緒極易被市場左右。 但基金公司顯然不這么看。一方面,他們努力說服投資者相信黃金牛市仍未結束;另一方面,他們不斷強調黃金ETF的工具性,即未來可做多亦可做空。 對于黃金價格后續走勢,市場自然見仁見智,而黃金ETF要成為融資融券標的,則還需達到交易所規定的一系列條件,包括上市交易5個交易日內日均資產規模大于20億元,以及基金持有戶數大于4000戶。 樂觀者認為,未來黃金ETF很有可能成為除央行之外最大的黃金持有者。在持有量很大的情況下,黃金ETF可以把其中30%的黃金租賃給用金企業,若運營得當,所得收益完全可以覆蓋基金管理費。 一位產品經理介紹,黃金租賃主要是通過銀行做風險管理,以分散化和期限錯配來降低風險,收益率則隨行就市。 業內人士也指出,缺憾之處在于,黃金ETF相當于存放在上海金交所的實物黃金的持有憑證,但兩只黃金ETF的投資者若想真的提取實金卻不容易。 按照華安黃金ETF的設計,投資者持有的黃金ETF必須達到30萬份,對應3公斤實物黃金,并且擁有金交所賬戶,才可到銀行提取實金。若以目前金價計算,投資金額需達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