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黃金行業管理座談會日前在蘭州召開。會議傳出的信息顯示,2013年,我國黃金行業連續創造了三個“世界之最”:產量、消費量和進口量。與會人士認為,雖然產能雄踞世界之巔,但我國黃金工業仍將面臨供給不足的矛盾,“盛宴”之下仍然供求失衡。
黃金工業的“黃金年”
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2013年,我國黃金產量達到428.2噸,同比增長6.2%,產量占全球的14.7%,連續7年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國,當年國內黃金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707億元。
中國黃金協會會長宋鑫說,2013年國內黃金消費量首次突破1000噸,達到1176.40噸,同比增長41.3%,黃金消費量約占全球實物黃金消費的27%,成為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國。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13年4月爆發搶金潮時,中國大媽們在當年二季度就消費了385.82噸黃金,上半年國內金條消費更是大幅增長了86.5%。
央行的數據顯示,我國在2013年是全球黃金進口第一大國。
三個“世界之最”使2013年真正成為我國黃金工業的“黃金年”。
宋鑫認為,2013年我國黃金產業實現了勘探、開采、加工、消費、投資、交易全產業鏈的跨越式發展。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陳燕海說,2011年—2013年國內黃金產量、消費量年均增長率分別為7.9%和27.2%,我國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黃金加工大國和黃金珠寶消費市場。
而隨著黃金交易市場的開放,市場活力明顯增強。陳燕海說,2013年上海黃金交易所全部黃金品種成交量與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成交量較2010年分別增加了56%和178%,目前上海黃金交易所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場內實金交易市場。
“盛宴”下的供求失衡
產得多進口得多銷售得更多,讓業內人士困惑的是,國內黃金市場到底有多大?
在此次的蘭州會議上,與會的黃金產業界人士分析認為,我國黃金供給不足矛盾將長期存在。“受資源制約,國內黃金生產難以滿足迅猛增加的市場需求。”陳燕海說。
數據顯示,我國黃金產量遠不能滿足國內的黃金消費量。盡管2013年我國黃金生產再創歷史記錄,但是同年國內黃金消費量首次突破千噸,達到1176.40噸,同比增長41.36%,產銷缺口竟然高達748.237噸。
除了供求失衡外,黃金價格的大幅下跌,客觀上也促進了黃金消費市場繁榮。2013年全年黃金價格一路跳水,全年下跌近28%,創下1981年來最大年度跌幅。今年以來,黃金價格繼續下跌。記者在和多家金店的負責人交談時,他們認為,相對于人民幣而言,許多消費者還是看好黃金的保值功能,價格下跌都是吸納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