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的生產成本是多少? |
關于黃金的生產成本,主要指采礦后冶煉成標準金錠的綜合成本,即通常指含金量達到99.9%以上標準原料金的成本。不僅投資人對此感興趣,媒體對此也非常感興趣,它至少可以成為一個話題點。用以衡量黃金在上漲過程中估算“泡沫”,或在下跌過程中估算成本“支撐”。 有曰生產成本1200美元,有曰1100美元,也有曰800、900美元,而信息可能多來自某些行業權威人士的“隨性雌黃”,或來自行業資訊的采訪采樣。然筆者對探究黃金生產成本沒有多大興趣,認為其對金價難言決定性。 探究黃金生產成本,更多是在探究黃金商品屬性對金價的影響。而我們認為金融屬性才是影響金價的決定性因素。就好像我們在衡量一枚一元硬幣的購買力時,是不是需要探究這枚硬幣金屬材料本身的成本價值呢? 而探究黃金的生產成本并非沒有更為客觀的方法,筆者并不相信一些資訊或媒體關于黃金生產成本的報道,而是更愿“眼見為實”地去獨立衡量。筆者最直接的方法是看國內兩大黃金巨頭——山東黃金(600547,股吧)、中金黃金(600489,股吧),其黃金開采與冶煉成標準金錠的毛利率。尤其是黃金采礦環節毛利率應該是衡量黃金生產成本的重點。 從兩大公司的財務經營報表中可以發現,截止2013年6月30日半年報顯示:山東黃金與中金黃金采礦環節的毛利率在48%以上,再加上冶煉環節的利潤貢獻。我們認為資金在采礦與冶煉環節周轉一次的毛利率應該在50%左右。 再看2013年6月底,現貨金價的半年平均價格,大概在1512美元。如果僅參考毛利率計算,上述兩大黃金巨頭在半年均價腰斬至756美元時,其毛利率才會趨于零。記住,是現貨原料金的半年平均價格達到756美元時。 由于各國黃金行業的稅收成本不一,中國在世界范疇內的稅收成本應是偏高的。人力等其它成本放眼幾年,又是一個動態指標。筆者雖不能準確估計全球黃金生產成本,但緊盯中國兩大黃金集團的經營報表可以大致觸摸到黃金的成本區間。據此推算,當半年均價運行于1000美元下方,可能達到上述兩大企業凈盈虧平衡點。當然,具體情況還需通過兩大企業的經營報表來反應,筆者不愿做更多主觀推斷。緊盯采礦環節的毛利率,更具全球參考價值。然最后再次提醒,探究黃金生產成本,只是在拘泥于黃金的商品屬性,而忽視了黃金更應重視的金融屬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