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畫與中國現代金銀幣——張大千篇 |
發布日期:11-02-19 09:00:0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簡熙晴 |
中國的現代金銀幣有很多是采用名家名畫作為藍本,再按照金銀幣的結構與工藝進行重新設計,其中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家與他們的傳世名作。
在近代美術史上,張大千先生是一位值得濃墨重彩的風流人物。其善于博采眾家,將造化、心源與傳統陶冶于一爐。他才思敏捷,功力超群,揮寫自如,筆底煙霞,吞吐大荒,為中國近代繪畫藝術注入了一股別樣的氣息。張大千與中國現代金銀幣有著一段不解之緣。 1990年,正值中國傳統十二生肖紀年之“庚午(馬)年”,“中國庚午(馬)年生肖紀念幣”于是年1月正式發行。紀念幣共有三枚,分別是一盎司金幣、一盎司銀幣與一盎司鉑金幣,背面主題圖案均是張大千先生的《工筆唐馬圖》。所繪駿馬古雅俊秀,姿態優美,氣韻生動,頗具唐人畫馬之風范。據說,先生是在敦煌莫高窟面壁揣摩多日后,方有所成。金銀幣采用了傳統的鏡面浮雕噴砂工藝,較完好地保留了原畫精細優雅的風致,尤其是其中一盎司鉑金幣,純潔的白色襯底,“唐馬”躍蹄而起,恰似一位玉樹臨風的少年翩翩而至,給人以無盡的美好遐想。
1991年,適逢中國傳統十二生肖紀念之“辛未(羊)年”,里面的五盎司精制銀幣背面主題圖案選自張大千先生與其兄張澤先生合繪的《孝道可風圖》。“百善孝為先”,在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觀念中,孝道中相當重要的一個品德,在這幅《孝道可風圖》中,以溫淑賢良的母子三羊寓意人間美好的孝德,富有很濃厚的擬人色彩與人文寓意。
1999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中國近代國畫大師——張大千”紀念金銀幣,“歸牧圖”金幣選材于張大千先生歸牧圖系列的其中一幅。逸筆簡練,行風幽遠的《歸牧圖》中,青草漫生,壯碩黃牛,牛頭昂起,上趴兩個扎著發髻,身穿短麻衣的小牧童。一牧童倒騎撫簫,另一小牧童柳笛橫吹。靜靜端詳金幣,空幽的意境,簡練的行筆,從容不迫,不疾不徐地鋪展開來,飄逸臨風,極其地干凈,又極其地精致,像一首悠悠的田園牧歌,又像一幅寫意山水,淡墨簡筆中,充滿著不盡的禪意。畫面中所流露的從容嫻雅的錢幣藝術語言,必要的留白,景象的緩慢節奏感,大俗之中透出大雅,烘托出對純真世物的贊嘆。
“迎春花鳥圖”與“荷花圖”紀念銀幣分別選材于張大千先生盛年的代表力作。我國資深工藝美術大師葉柏林先生曾經說過,“名畫與浮雕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一中一西,風格迥異”,這兩枚以傳統工筆花鳥畫為表現主體的紀念銀幣,是我國現代金銀幣中的精品。線條細膩,花、鳥,枝藤形態逼真,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讓人仿佛置身于清凄淡凈的世外庭院,囂塵頓時消弭。 中國現代金銀幣是現代工藝的產物,尤其是選材于名家名畫的金銀幣,是站在巨人肩上的藝術再創造。作為普通愛好者,有幸能擁有一枚或數枚以名家代表作為主題的紀念幣,可慰窮生。(供稿:江西贛銀科貿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