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韻天然 光彩照人——中國熊貓金幣發行30周年1/4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賞析 |
熊貓橫笛吹兩岸,朝夕尋筍接竹竿。
握筆入嘴沾好墨,待記祖國團圓歡。
“對于中國來說,沒有比大熊貓更可愛的名片了,對于世界來說,沒有比大熊貓更好的友好使者了”。自1869年英國人戴維發現熊貓以來,大熊貓,這個世界公民,就一直沒有脫離世界人民的視線,這個在世界范圍內,被公認的生物保護物種,吸引了太多人關注的目光。
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會成立時就以大熊貓為其標志,大熊貓儼然成為物種保育最重要的象征,作為世界瀕危物種保護的象征,大熊貓除了科學和生態上的特殊價值外,還被賦予了文化、精神等多種內涵。在保護大熊貓的過程中,中國人的環境保護意識也得到了提升。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說,保護大熊貓的歷程,就是中國現代自然保護的歷程。在保護大熊貓的歷程中,中國人培育和形成了,對包括自己在內的自然中的一切生物與自然關系的價值取向——愛心、同情、仁慈和友善,它反映了人與自然的一種新的關系。
![]() 1/4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
1/4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代表“30”的熊貓卡通造型。筆者最喜歡這款熊貓造型,其他造型比較,其姿態不但大不相同,而且其造型表現更是迥異;直觀顯示出的是一只頑皮的小熊貓,藏匿于豐茂的竹葉間,耐不住著急、被找到的驚喜,探頭出來,浮雕出的圓圓臉兒、微刻上挑的嘴角,溢滿歡樂;下斜的兩只眼角,充滿得意、調皮之情,煞是可愛至極;臉旁那個大大的浮雕出的“3”,恰似它懷抱著鐘愛的玩具;反噴砂的光潔鏡面、高浮雕的熊貓頭像、尤其是數字造型的顯現,使圖案極具卡通、現代氣息;時代感的設計,賦予了熊貓傳統形象朝氣和時尚的氣質;可謂與時俱進,創意新穎,突破了熊貓一貫的憨厚、笨拙之態,顯現出其聰明、靈活的一面。
和不幸滅絕的其他生物一樣,大熊貓的文化價值,就在于其豐富的象征性內涵,大熊貓文化的核心內涵極其豐富,即和諧共生、友善包容。國家主席胡錦濤2006年6月15日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講話:“我愿在此莊嚴重申明: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發展、合作發展、開放發展。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中國將堅持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真誠同各國開展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因此說,保護大熊貓、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的主題,也是切合當代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大力弘揚大熊貓文化,完全符合我國發展與建設的戰略國策。而熊貓幣的發行,正是傳播與弘揚大熊貓文化中一個閃亮的載體和媒介,在傳播與弘揚大熊貓文化、傳播與弘揚我國真誠與世界各國開展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與互利共贏的宏偉目標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必然會受到世界的歡迎與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