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以其美麗的風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深受國內外游客的歡迎和喜愛,特別是三潭印月,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西湖標志性景觀。三潭印月園地是明萬歷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湖泥堆積而成,周圍環(huán)形堤埂筑于萬歷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連以曲橋,東西系以柳堤,總面積7公頃,俯視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水上園林而著稱。
2011年6月24日,西湖文化景觀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向世界展示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和大好河山,中國人民銀行于2014年5月30日發(fā)行了世界遺產——杭州西湖文化景觀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8枚,其中金幣3枚,銀幣5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其中的5盎司金幣就是以三潭印月的經典景觀作為其幣面圖案的,讓我們在國家貨幣之上重溫了三潭映月的美景。
世界遺產——杭州西湖文化景觀5盎司紀念金幣
該枚5盎司金幣背面圖案為“三潭印月”景觀造型,配以蘇堤、雷峰塔等景觀組合設計,并刊“三潭印月”字樣及面額。前面的三個石塔造型優(yōu)美、別致,都是上尖下粗,中間鏤刻成一個空心的球,像一只寶葫蘆。后面的綠樹成蔭,石橋曲折有致,寶塔空靈深遠,花木扶疏,倒影迷離,置身其間,有一步一景,步移景異之趣。把三潭映月雕刻在金幣上,可見三潭映月的風景歷史悠久,早已深深地印刻在人們的心里,值得永遠銘記和保留。
注目凝視,我們會發(fā)現這枚5盎司金幣圖案的意境也十分深遠,一眼望去,碧天如洗,明月如盤;月色融融,波光粼粼,真像人間仙境,這就是人間天堂的美景——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一個島,又名三潭映月,面積6萬平方米。四周圍環(huán)繞堤埂,島中有湖,水面化為“田”字形,建有一座九轉三回、三十個彎的九曲橋,島上建筑精致,四時花卉扶疏,有“水上仙子“的美稱。島南湖面上面有三個石塔鼎足而立,塔高2米,球形塔身中空,有五個小圓孔,有“月光影月,塔分為三”之說。歷來人們將這里比作神話傳說中的仙島,故此島有“小瀛洲”之稱。島蔭凝秀,園林精雅,文脈蘊藉,豐姿綽約,它位列西湖十景之一,尤以仲秋時節(jié)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與賞月人心中各有寄托的“明月”上下輝映,為秋游者所必到之處。
試想,每逢月夜,特別是中秋佳節(jié),皓月當空,人們在塔內點上蠟燭,洞口糊上薄紙,燭光外透,倒印在湖面,這時,“塔影、云影,月影” 融成一片,“燭光,月光,湖光”交相輝映,呈現“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的綺麗景色。名人張寧詩云:“片月生滄海,三潭處處明。夜船歌舞處,人在鏡中行”。此時此刻,品嘗著美味的月餅,欣賞著眼前的美景,是不是會覺得“一湖金水欲溶秋”,發(fā)出“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的感慨呢?不過,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能親臨現場來感受這樣的意境和美景,我想如果能收藏一枚三潭印月金幣,或許可以彌補一下這種遺憾吧。(供稿:深圳市鑫泉金銀文化有限公司 作者:葉霞)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