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我國現存的保存最好的古城,平遙首當其沖。時至今日,它已經歷了2800多年的風雨,完美地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基本風貌。平遙也是中國僅有的申報世界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對我國的文化研究以及歷史追溯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還是晉商的發源地之一,“以德為懷”的平遙商幫為我國的商業文化增添了色彩,中國第一票號---“匯通天下”的日升昌就誕生在這里。作為我國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平遙縣擁有多達19處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銘記平遙古城的歷史與文化,展現中國的世界遺產,中國人民銀行于2019年6月5日發行了世界遺產(平遙古城)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紀念幣共3枚,包括金質紀念幣2枚,銀質紀念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其中的30克銀幣正面圖案為平遙古城迎薰門建筑造型,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雙林寺韋馱塑像造型,輔以天王殿建筑造型的組合設計,并刊“平遙古城·雙林寺”字樣及面額。
該枚銀幣正面圖案上的迎薰門,是平遙古城的地標性建筑。平遙古城共有六道城門,分別為迎薰、拱極、太和、永定、親翰和鳳儀。東西各兩道門,俯瞰古城宛若一只烏龜。因為南門為龜頭,北門為龜尾,東西的四道城門就像是烏龜的四足,所以平遙又名“龜城”。迎薰門位于平遙古城南面,而古時將東南風稱為熏風,所以迎薰門意為迎納東南方的和薰之風。幣面中,迎薰門上的城樓高三層,居于幣面中央,左右對稱、大氣磅礴。其上的飛檐、雕欄、門窗、圓柱都被刻畫得精致而細膩。登上城門可以一覽古城壯麗的風景。其下的城墻保存得也非常完好,對于研究古代軍事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銀幣的背面主圖案為雙林寺的韋馱塑像。雙林寺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與鎮國寺和平遙古城一起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它被譽為中國民間彩塑藝術的寶庫,兩千多尊栩栩如生的彩繪泥塑形神兼備,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雙林寺是歷史非常悠久的一座寺廟,建寺時間雖無從考證,但其原名中都寺已經歷經1400多年的滄桑歲月,保留了非常多的明清時代的古建筑。雙林寺坐北朝南,分為西部廟院和東部禪院兩部分。西部的廟院沿中軸線分布了十座殿堂,其中的千佛殿尤為震撼,殿內彩塑達五百余尊,占全寺四分之一,韋馱塑像就位列其中。它被譽為“中國第一韋馱像”,韋陀菩薩是佛教的大菩薩之一,位居32員神將之首。他既是佛陀的護法也是佛法的護法,是賢劫中最后一位成佛者,名樓至佛!
幣面上的韋馱刻畫得生動形象,完美地再現了雙林寺中的韋馱塑像。只見韋馱身披盔甲,像是時刻準備沖鋒陷陣的戰神。從他的站姿來看,重心落于左腳,右手緊握拳頭,左臂微抬,面目表情十分堅毅。上身部分的飄帶縈繞飛舞,極具動態的美感。仔細觀賞韋馱塑像的造型,可以發現他的身體如果以臉龐為對稱的中軸線,則胸口與下肢部分相對于中軸線呈現出一條曲線。如此的設計,讓雕塑不再僵硬,給人一種仿佛下一刻韋馱就會邁步而行的錯覺。這種靜中有動的手法,是我國雕塑歷史上的一個創新。
總體來看,這枚世界遺產(平遙古城)30克銀幣通過浮雕工藝,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了平遙的迎薰門以及雙林寺韋馱塑像,為我們展現了平遙古城獨特的文化魅力。平遙留存下來的古跡是我們民族的瑰寶,不僅值得我們后人去倍加保護,更值得我們去學習先人的工匠精神和技藝,不斷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真正成為文化強國!(供稿:四川匯廣收藏品銷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