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無限風光在險峰 |
發布日期:09-01-16 08:23:1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 |
2008年被稱作21世紀的“1929”,多國經濟步入衰退,消費下降、投資放緩、出口跌落、失業上升、恐慌蔓延。2009年危機將如何演繹?黃金、美元的避險需求是否會改變?金價將何去何從?基于不同的視角,觀點各異。本報告將從金融危機下黃金獨特的供求狀況展開分析。
一、金融危機下黃金獨特的供求狀況 剖析黃金的供求關系,不僅要分析實金需求,更要關注投資需求。在金融危機下,黃金表現出更多的金融屬性,避險需求的提升,使黃金在2008年表現強于所有商品。 1.黃金總需求增加,2009年仍將維持供不應求的局面 根據GFMS的統計,2008年第三季度全球黃金總需求同比增長18%,而總供給同比下降10%。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黃金的供求基本維持均衡,但2008年三季度在金融危機蔓延和金價回調至較低水平(800美元/盎司下方)的推動下,黃金需求出現大幅增長。供給方面,近三年來黃金供給量基本保持平穩,2008年三季度同比大幅下滑,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央行銷售量大幅下降造成的。截至2008年9月26日,按照《中央銀行售金協議》約定,2008年的總銷量暫為357噸,這是自1999年簽署首個《中央銀行售金協議》以來最低的年度銷售量水平。 全球黃金總需求和總供給(2006Q2—2008Q3) 在供應基本平穩但出現同比下降以及需求增加的情況下,2008年下半年相對其他商品而言,黃金表現出較好的抗跌性。而根據GFMS的預測,黃金供應在2009年仍然不會增加,黃金供小于求的局面在2009年將得以延續,這從基本面上給金價走高提供支撐。 2.2008年黃金需求表現出的不同特點 在經濟與金融動蕩的2008年,黃金的需求出現了與以往不同的特點,在不同的黃金市場上,出現了令人費解的矛盾現象,一邊是金融危機下黃金避險功能推升的對實金的強大需求,一邊是“去杠桿化”引發的黃金期貨市場的大幅減倉。 1)金融危機下黃金避險功能推升的對實金的強大需求 據世界黃金協會(WGC)發布的第三季度《黃金需求趨勢》,第三季度可確認的投資需求,包括通過交易所交易黃金基金(黃金ETFs)、金條及金幣對黃金的需求,對總需求貢獻最大,高達107億美元(382噸),比上年同期水平增加了一倍。GFMS數據亦顯示,第三季度零售投資需求上升121%,達232噸。總體來看,第三季度歐洲達到創歷史紀錄的51噸金條和金幣購買量,而法國自1980年以來首次成為黃金凈投資國。中東地區的金飾需求占該地區總消費需求量的90%以上。 全球黃金總需求及構成(2000-2008年) 投資需求增加的同時,珠寶需求、工業需求下滑。全球黃金總需求在3500噸/年附近,近年金價走高打壓了黃金的珠寶需求,且受全球經濟低迷的影響,黃金的工業需求受阻。但黃金特有的金融避險功能極大地推升了信用危機下對實金的需求,這一點從黃金ETF持有量的變化可以更清晰地看出。 SPDR黃金持有量 2008年前兩個季度,黃金ETFs基金持有量雖時有增減,但幅度都相對較小,和歷史相比,波動幅度都在正常范圍。而在三季度黃金ETFs基金經歷了自第一只黃金ETF上市以來最大的單季流入,全球黃金ETF凈流入高達145噸,其中份額最大的SPDRGoldShares第三季度流入達到創紀錄的111噸。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請破產,市場加重了對銀行業崩潰的憂慮并引發流入高峰,9月17日起的連續五個交易日凈流入高達前所未有的110.59噸。四季度流入量減緩,截至12月24日,SPDR四季度凈流入為20.07噸,全年凈流入為147.45噸。 黃金ETFs基金由100%實物黃金支持。9月份隨著危機的加劇惡化,黃金更加彰顯了其在金融危機中的避險魅力。 2)在“去杠桿化”作用下黃金期貨市場的大幅減倉 通常情況下,甚至不少的歷史經驗都給投資人這樣一個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