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滅亡由“天定” |
發布日期:10-04-03 08:24:4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作者:殷國清 |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五月,北方白蓮教會的韓山童、劉福通等人在大別山北面發動幾萬名黃河民工起義,直打到大別山腳下的光山縣。麻城鐵匠鄒普勝、江西宜春縣和尚彭瑩玉和徐壽輝等人,在鄂東一帶宣傳“天下大亂,彌勒佛就要降生”,并于同年八月,在大別山主峰所在地的多云山莊即天堂寨中發動起義,徐壽輝被擁戴為首領。起義軍頭裹紅巾,故稱為紅巾軍或紅軍,同時因為他們都信奉彌勒佛,燒香集眾,又稱“香軍”。 徐率領的紅巾軍,一舉攻取了羅田縣城,又打敗了元朝的威順王寬撤不花,攻占了圻州(今圻春)和黃州,并在水陸要沖之地圻水(今浠水)建都,國號“天完”(“大”上加“一”為“天”,“元”上加“宀”是“完”,“天完”表示壓倒“大元”),定年號為“治平”,設置統軍元帥府、中書省、樞密院以及中央六部(吏、戶、禮、兵、刑、工)等軍政機構,任命鄒普勝為太師,倪文俊為領軍元帥,陳友諒為元帥,并鑄銅印,發行錢幣,徐亦在圻水縣城附近的清泉師太殿上稱皇帝。 至正二十年(1360),陳友諒暗置伏兵,以察看作戰地形為由,將徐誘騙至太平(今安徽當涂)附近的采石鎮,將其殺害。陳自即皇帝位,國號漢,改年號為大義,不久亦被朱元璋擊敗。 徐壽輝創建天完政權,盡管前后只有短短的十年時間,但對后來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建立明朝,推動歷史向前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起義軍在與元朝進行軍事斗爭的同時,還進行了經濟斗爭。起義軍所鑄的錢幣有很多都流傳下來了,這些錢幣大都鑄造精美,銅質優良,錢體厚重,書法水平較高。在元朝以紙幣為主要流通手段的情況下,起義軍錢幣在流通中很受歡迎,因而能夠在經濟斗爭中起到壓倒對方的作用。 天定通寶鑄于元末起義軍首領徐壽輝在湖北蘄水稱帝后,至正十九年(1359年)改“天啟”年號為“天定”之時。天定通寶有小平、折二、折三等,鑄幣量比起天啟錢來豐富得多。錢徑分別是2.4厘米、2.8厘米、3.2厘米。錢文“天定通寶”四字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光而無文。天定通寶錢文字同徐天啟如出一手,書法俊秀,風格絕似,制作精整,形制規范,是起義軍鑄錢中流傳較多的一種美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