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言微——談談清康熙錢收集難點 |
發(fā)布日期:08-11-29 08:47:55 作者:葉寅生 新聞來源:收藏快報 新聞點擊: |
》1992年第4期載蔡聲健先生《清朝山西制錢初探》一文中說:“山西省與大同府局有七分重小錢之說,因缺少實物證據(jù)而難于成立”。這就是說蔡先生在山西省并沒有發(fā)現(xiàn)背原、背同的七分重康熙小制錢。筆者讀了此文,及時寄去了背原的康熙小制錢圖拓,該錢重2.8克,外徑26.4、穿5.5、厚0.7毫米(小制錢外徑并非小,只是其重量輕而已,嚴格說,應稱“小輕錢”),該錢文字工整、銅質精良,是一枚開門見山的官鑄七分重制錢。它證明了《古錢大辭典》所載背原七分“小輕錢”是存在的。 難點之四是:康熙22局均鑄有寬緣錢,因其中有些局鑄量少,收集齊全不易。 難點之五是:福建省局曾鑄康熙十二地支套錢,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9種:“子丑寅巳未申酉戌亥“;我國著名的古錢學者張 伯曾得8種,一位德國研究我國清錢的專家、世界上唯一的“清錢博士”從數(shù)噸清錢中選出9種。普通收藏者能獲得一枚均為不易之事。 難點之六是:康熙通寶大錢、背“大清”錢、背龍鳳紋錢等特殊版別的珍稀品都難集得。筆者集有背河康熙錢中的異版錢“一筆貝”。 除上述六點外,康熙錢品種多,版別繁雜,至今沒有人搞清康熙錢究竟有多少版別。集全康熙通寶錢,是集錢者難圓之夢。 |
上一篇:大清皇家金幣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