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大幣3年價漲20倍 收藏不求全但求專 |
雍正大幣 圖為宋徽宗瘦金體書法。 新春佳節,不少市民喜歡為居室添置旺財器物,如古錢幣等。據了解,與書畫、陶瓷等其他門類的古代藝術品相比,古錢幣的價格要低得多。由于投資門檻低,只需要幾百元或幾千元就能入市,古錢幣收藏大軍近年不斷壯大。同時,與近期股市、樓市的不景氣,調整中的藝術品市場形成反差的是,古錢幣的市場價格一直穩步上揚,而且升值步伐在不斷加快,這使得古錢幣成為熱門的投資洼地。 市場 古錢幣收藏者越來越多 古錢是指古代金屬的鑄幣以及它們的衍生物,包括先秦時期的各類鑄幣和秦漢以后的各類方孔圓錢,以及為特定用途而制作的壓勝錢(亦稱厭勝錢),如吉語錢、鎮庫錢、信錢、花錢、打馬格錢、瘞錢等,還包括生產鑄造過程中的一些遺存物,如樣錢、祖錢(雕母)、母錢,以及早期澆鑄錢幣使用的各類錢范。 “歷史久遠的漢朝五株錢,由于存世量大,十元左右就能買得到。至于北宋的古錢幣,雖然在業界享有"美"譽,普通貨只需花10~20元即可擁有……投資門檻較低,令古錢幣的收藏大軍近年不斷壯大。”廣東省錢幣學會理事蘇瑞光告訴記者,目前,古錢幣的收藏愛好者的隊伍甚有超過集郵大軍的勢頭。“郵票市場政策不明朗,濫發嚴重,加之南方地區天氣潮濕不適宜集郵,以致許多集郵愛好者轉投古錢幣收藏。” 此外,蘇瑞光還介紹,由于錢幣收藏愛好者不斷增多,相關的組織、機構,規模也不斷擴大,以廣東省錢幣學會為例,自1983年組建以來,如今已經發展至各市縣幾乎都有相關機構。據了解,古錢收藏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和悠久的歷史傳統。《隋書·經籍志》著錄劉潛(484~550年)《泉圖記》三卷,可見最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有人專事古錢收藏。古錢收藏熱潮的形成則是在清代,至民國初年臻于大成。近年來,隨著收藏品市場的整體繁榮和人們對古錢的認識加深,古錢市場重又興旺起來。 升值加快 拍價創新高 “自上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的20年間,各類古錢從整體看平均漲了30倍。總體說來,古錢市場正健康發展,穩健上漲,最近幾年更有加速上升趨勢。”雖然收藏古錢幣的資金門檻要求較低,但這絲毫不影響它的升值前景。對古錢幣頗有研究的廣東省收藏家協會理事陳建平告訴記者,近一兩年來,古錢幣的升值步伐在不斷加快,這使得古錢幣成為熱門的投資洼地。“以清十帝錢為例,5年來平均升值幅度達到400%~500%,特別是發行量較少的真品官鑄雍正大幣,品相好的甚至可以賣到數百元一枚(字體稀少、幣形大者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