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枚銅錢已經有2300多歲了 |
■古銅錢跟書上的圖例一模一樣 攝/崔華瑞 白女士有枚圓孔古銅錢,上面刻著奇怪的文字。白女士想請人鑒定古幣的年代和文字的意義。報道刊發后,10余位收藏愛好者來電鑒定古幣。經初步鑒定,這枚古幣是2300多年前戰國時代遺物,市場參考價高達萬元。 這枚古幣是位“老壽星” “銅錢上的字是‘長垣一釿’,我的書上有圖片。”報道刊發當天,讀者李先生就帶著一本專門記載各朝代錢幣的書籍來到報社。李先生翻出書上的圖片讓記者看,“你看,跟白女士的銅錢一模一樣。” “這枚古幣應該是戰國時期的青銅鑄幣圜錢,大約出現在公元前3世紀。”省書協篆刻委員會副秘書長成君介紹,這枚古幣曾在中國西北地區短暫流通。上面的字屬于大篆,曾被很多專家解讀為“長垣一釿”。但我國著名古文字專家裘錫圭,則認為應該是“桼垣一釿”。“桼垣”(應解為漆縣,今陜西彬縣)在戰國分屬魏、趙,后為秦所占。“桼垣一釿”就是在桼垣所鑄并流通。 古幣市場估價高達萬元 據成先生介紹,中國戰國時期東方各國多以“釿”為單位,秦統一衡制時被廢除。“一釿”約相當于現在的15克。而圜錢則是戰國中晚期的青銅鑄幣,圓形圓孔的圜錢又稱為“環錢”。與刀幣、布幣相比,圜錢的中孔用繩系扎后具有方便攜帶、便于清點等優點,后來的“方孔錢”即由此而來。 “桼垣一釿”在市面上本來就較少見,而成先生認為白女士的這枚古幣品相較好,更是難得一見。據成先生估計,這枚古幣的市場參照價應在一萬元左右。 “真沒想到能有這么大的價值。”聽到這個消息,白女士十分高興。“我家還有幾枚不知朝代的錢幣,希望能一起拿來鑒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