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吉語何妨新解釋 |
發布日期:10-01-15 13:48:2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作者:宋康年 |
我國古代有些花錢,紋飾豐富,內涵深邃,特別是在反映人們思想觀念方面尤為明顯,如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等等。其中“學而優則仕” ,就是過去人們心目中一直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始終在影響著人們的人生道路。他們認為人生發展的惟一道路只有耐得寒窗苦讀、參加科舉考中,等到金榜題名,就能得到高官厚祿,前程似錦。 一如這里介紹的一枚“狀元及第” 背穿上為“!弊帧⑾掠新辜y的大花錢,就是這類題材在花錢上的生動反映。該“狀元及第”、“背福祿”大花錢,圓形方孔,體形碩大,厚重,寬緣,青銅質地,徑5.2厘米,厚0.21厘米,面文為“狀元及第” 四字,陽文豎讀,楷體,書法古樸蒼勁,工整有力,背面穿上為“福” 字,穿下為一只鹿紋圖案,因鹿與祿諧音,故作為福祿的意思。 當然,進入21世紀科學發展的今天,對這枚花錢,我們決不能以那種舊觀念、舊思想來認識和理解,而是應該給它注入新的內涵,作新的詮釋,那就是提倡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因為在國家建設事業中,是離不開高素質知識人才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要“選拔人才”和黨號召的“唯才是舉”,因為“知識改變人生”,但這與舊時“讀書做官論”、“學而優則仕“的思想內涵,卻是不可同日而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