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玩市場中,古錢幣是造假的重災區,對于古錢幣愛好者而言,知己知彼很重要。為此,筆者總結了古錢幣的六種常見造假方法,現歸納如下:
1.翻鑄法
此種方法以真錢原品當模型偽造。澆鑄銅水多為古代銅錢或銅鏡熔化而成,因此翻鑄銅質仍為青銅或紅銅。由于熱脹冷縮緣故,以本錢翻錢要小于本錢,即翻鑄小一匝。此種偽錢上市極多,有的幾可亂真。
2.改刻法
選擇舊銅錢較厚者磨去原有文字,改刻另一種稀見品來偽造。此種偽造品為數不少,如五銖改刻為太清豐樂,小貨泉改刻為永光景和等。還有選擇銅錢文制模糊的添刻文字或星月,用種種辦法標新立異。
3.粘合拼接法
此種方法多用于連泉、合背、同文錢。取相同品種兩至數枚,磨去沒字的一部分,粘合拼接,即成連泉、合背或同文錢。還有磨去兩個舊錢的背,拼合起來成為兩面文字。
4.色澤作舊法
出土古錢歷經百年地下腐蝕,有的滿身翠綠,有的紅、綠、黃、白,斑斑駁駁,錢幣界稱為“生坑銹”。傳世的古錢由于長久玩賞,油汗入表,錢體呈黃褐或褐色。作偽者為取得“生坑”“傳世古”的表面效果,便在偽錢色澤上作舊。
5.挖補鑲嵌法
此造假法是將選好的古錢其中一字或數字挖去,鑲上從其他錢幣上取下的文字合成一枚新的珍品錢或年號錢,有的還鑲嵌上用舊銅料做成的紋飾,由于被鑲嵌的錢體和字、紋等均是舊物,此等假錢極具欺騙性和迷惑性。
6.打砸沖壓法
此法一般是選擇經過長時間流通、磨損嚴重、紋飾和文字模糊不清的真錢,使用模具打壓出珍品的紋飾和文字。近年來又出現了滾壓延伸的造假方法,即將小平錢加熱到一定程度后軋滾延伸成大樣,搖身一變成稀品。 (黃英)
來源: 西安晚報(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