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難管超發貨幣沖動 匯率協調需另辟路徑 |
發布日期:10-11-13 09:05:2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經濟觀察報 作者: |
那就萬事皆休。
從這次危機及應對的經驗來看,僅從貨幣政策討論問題的確不足夠,有必要到貨幣制度的層面觀察現象、討論問題。這當然不是說,貨幣政策是松還是緊、特別是各國貨幣松緊力度之間的協調不重要。問題是,靠開會、辯論、投票等等來決定貨幣政策的松與緊,定對了好辦,定錯了又怎么辦?貨幣政策有時滯性,等到發現后果不佳,再評論、再開會、再辯論、再投票?至于各國之間的貨幣協調,像最近美聯儲的第二波寬松,選在G20之前出臺,擺明就是一個不交付國際討論的事項。對他國有影響嗎?影響到誰、誰去對付就是了。 于是訴諸金本位,以此約束貨幣當局。倘若各主要國家的貨幣都受到黃金的約束,全球金本位卷土重來,金融麻煩當然少得多了。以QE2為例,如果還是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的經典金本位,主要西方國家的貨幣直接就是黃金量的表達,那么除非美國財政部突然多出一大塊黃金儲備,伯南克就算有天大本領,也發不出6000億美元來購長期國債呀!在承諾以黃金為本的貨幣制度下,例如1971年以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美聯儲也不容易如此寬松貨幣,因為持有美元的各國,不但可以口頭問責,還可以憑券到美國財政部兌換黃金,看看山姆大叔的承諾究竟值多少錢。 金本位也根除了匯率戰。既然各主要貨幣都以金為本,或與承諾金本位的貨幣以固定匯率相聯,那就無須做什么動作也可維系匯率的穩定,國際間又何來匯率的紛爭?在此環境里,國際貿易得到“黃金-價格機制”的自動調節,甲國若對乙國有了貿易順差,等于多賺到乙國的錢 (黃金是也),錢多導致甲國物價上揚,直到貿易品成本增加,把順差減下來。反之,逆差國貨幣外流,物權下跌,不需要逼別人升值也可恢復平衡。 簡言之,金本位有效約束各國政府對內無從亂抽“通脹稅”,對外不能通過操控貨幣匯率以鄰為壑,以此構造和平發展經濟的環境,當然是上佳的貨幣制度。這也是長久以來,“重返金本位”的主張屢屢出頭的原因吧。 像討論其他經濟問題一樣,良好的愿望不但令人尊敬,而且也擁有格外強大的感召力。不過,為了讓良好的意愿真的通向天堂,我們還是要重視實現此種愿望的條件和機制。對于種種金本位的構想,我們要提醒一點,千萬不要以為是黃金的物理特性,才約束了人類超發貨幣的沖動。 沒錯,黃金和其他貴金屬儲藏有限、開采不易,充作貨幣的本位,隨便多供應貨幣的想頭就受到了約束。不論多么大事不好,打別的主意可以,開貨幣籠頭大肆放水是沒門的。因為貨幣幣值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