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在結束了前12年的漲勢后,在今年已經跌去了差不多28%。今年也是自1980年以來黃金表現最糟糕的一年。
黃金市場究竟是怎樣陷入到這樣的情勢中的呢?以下是專家給出的9個改變黃金市場的原因。
1 集體喪失信心
今年4月金價大跌時很多投資者將資金抽出黃金,黃金市場出現大量拋售。事實上在2011年當金價從創紀錄的接近2000美元/盎司的水平在三周內下跌300美元時,這樣的情形也出現過。然而不同的是,那時候仍有大量資金流入黃金基金,同期有約300噸黃金流入,并且流入持續了約15個月。
今年第二季度當金價在僅僅兩個交易日里跌掉200美元后,黃金基金的在三周內的流出達到80噸之多,并且此后一直持續流出。
2 歐元危機、新興市場混亂以及塞浦路斯亂象
2013年,新興市場貨幣和發達國家貨幣間的戰爭時有聽聞,歐洲多國陷入嚴重經濟危機。在3月,塞浦路斯曾暗示將出售價值5億美元的10.36噸黃金。盡管這一數字并不大,但央行出售黃金重有出現則是非常引人關注的。
3 美聯儲
自美聯儲從2008年開始量化寬松政策以來,黃金從當時大約800美元/盎司的價格一路上漲,在寬松的貨幣政策下,對通脹的擔憂促使黃金的避險保值功能吸引力大增。QE1和2010年8月的QE2帶來了一大波黃金買入,將金價在2011年推到歷史最高水平。
不過那之后金價迅速回落到1600美元/盎司左右,然而,美聯儲再次出手,當年11月金價重回1800美元/盎司。
不過,正如美聯儲的寬松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刺激作用越來越小,它對黃金市場的作用也越來越小。今年4月金價在兩個交易日里大跌200美元/盎司中時,美聯儲并沒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動作。
上周美聯儲出乎意料宣布縮減債券購買規模的決議出來后,金價受到影響有所變動,但變動卻相對有限。
4 囤積再度出現
金價下跌使得黃金生產商的成本受到很大關注,一些黃金生產商開始考慮在目前金價低迷的情況下,囤積黃金。
5 投資組合的改變以及收益追逐者
在對經濟恢復信心,認為經濟在復蘇的情況下,投資者們更傾向于有收益的股票債券等投資,而非黃金。
6 布總是贏過石頭
黃金消費大國印度今年采取了一系列限制黃金進口的措施以控制該國高漲的經常賬戶赤字。而另一黃金消費大國中國則在今年大量購買黃金。
然而,實物黃金需求并沒有對高杠桿的紙市場帶來太大影響。畢竟,當美國通過倫敦將黃金出售給瑞士的經銷商,再從瑞士從香港將黃金賣給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