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普遍觀點】黃金在電子盤會跌破1000美元 但長期看漲 |
一面是日趨冷靜的“中國大媽”,一面是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黃金(1293.8,-2.31,-0.18%)首飾經銷商們夾在中間,披著金碧輝煌的外衣,過著如履薄冰的日子。 2013年4月15日,國際金價大跌9%以上,創下近30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此后黃金市場終結“12年牛市”,盡管漲跌不定,但整體駛入下行通道中 “無法自拔”。有意思的是,在黃金下跌初期,“中國大媽”橫空出世,并“一戰成名”。不過一年過去了,盡管目前金價比去年同期下降近10元/克,“中國大媽”淡定了許多,去年黃金賣場“人山人海”的盛況已不復存在。 生產銷售無利可圖伴隨金價的不斷下挫,黃金經銷商們只能“走量”來度日,銷售價格戰愈演愈烈。以河南金鑫珠寶集團為例,在一年的時間里,該集團不得不 10多次忍痛割肉,主動下調黃金價格。而金鑫集團出此“下策”的背景是,鄭州市的大街上大大小小的金店隨處可見,很多店面直接打出當天的黃金優惠價格,銷售價格戰火藥味十足。 與經銷商境況“有一拼”則是金礦開采業。有業內人士坦言,金價的下跌又適逢開采成本的不斷提升,低品位的礦山開采無利可圖,目前國內勉強維持開采的金礦不足三分之一。 金鑫集團董事長年永安表示,目前金礦開采是微利,因為礦山如果停產不開采的話,每月有幾十萬元的維護費,生產雖然產生微利,但是還能維持就業!叭绻S金再降的話就沒法干了。這個改變直接帶來了產量的下降,如今的產量只能達到實際產能的40%! 上市公司業績驟降與此同時,上市公司的業績普遍“慘不忍睹”。以辰州礦業為例,由于一季度黃金產品銷量減少、金銻產品銷價下跌,營業收入下降近兩成,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不到1100萬元,同比大降逾84%,基本每股收益則已經降至0.01元/股,下降了85%以上。又如中金黃金,其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304.91億元,同比減少15.42%;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31億元,同比下降72.32%。 從海外市場來看,金價的持續下跌使得很多金礦企業不再只關注擴張,而開始大幅削減黃金生產成本。目前黃金生產成本普遍有所下降,但礦企盈利空間仍然非常有限。 瑞銀集團在4月21日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預計稱,整個黃金生產行業第四季度的現金成本平均為728美元/盎司,而這個季度中,金價平均1271美元/盎司,也就是有543美元/盎司的盈利。但考慮到全部維持成本為1205美元/盎司,最終盈利只有67美元/盎司。 短期走勢仍難樂觀更為重要的是,目前依然低迷的金價,讓處于“寒冬”的黃金產業鏈從業者看不到希望。4月24日,現貨黃金維持1280.00美元上方弱勢整理。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上周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4月15日,投機者連續第四周削減黃金期貨多頭,創2月18日以來新低。此外,SPDR黃金ETF持倉量上周下降9.28噸,本周一SPDR黃金ETF亦減持3噸至792.14噸,持倉量低于年初時段黃金滑落至 1180附近的持倉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