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市場期待新一波“牛市” |
早在2012年年底,世界白銀協會(The Silver Institute)就發布報告稱,中國當年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白銀加工國,也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二大白銀生產國。 據該協會統計,2012年中國白銀供應及需求,已分別占到全球總量的14%和17%,且預計中國白銀供給在未來數年將進一步上升。而過去十年間,中國銀礦產量上升了近100%。 相關報告還顯示,中國白銀需求量自2002年的6710萬盎司升至2011年的1.707億盎司。其中,加工需求上升137%,至1.595億盎司;中國工業領域白銀加工量自3770萬盎司升至8440萬盎司,主要用戶來自電子行業。 此外,2002~2011年間,中國白銀飾品市場擴張211%至5440萬盎司。同期中國的銀器產量也上升近100%,成為了繼印度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白銀加工國。 該報告稱,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最大的白銀實物投資及合約投資市場。2010年,中國銀條及銀幣凈需求翻倍至980萬盎司,而在2011年,該數據進一步升至1700萬盎司,增幅達72%,占全球銀條及銀幣凈買量的8%。 而近日,有報道稱,國際知名的資深資本市場投資者理查德·羅素公開表示,他正在買入實物白銀。因為“黃金和白銀的價格盡管被操縱,但仍然是便宜的”。 對于羅素的言論,國內有貴金屬市場研究機構表示認可,因為美聯儲長期以來肆意印鈔、刻意打壓金銀價格的行為,早已引起了歐洲、日本、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不滿,中國央行近年來暗中儲備黃金即是一個不大不小的信號。而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美元貨幣體系一旦受到挑戰,黃金白銀的價格必將出現飛躍。 據說除羅素外,巴菲特、羅杰斯及國內學者郎咸平等,均看好貴金屬市場的未來走勢。 同時,中國銀飾行業的變化也令人關注。 一方面,很多國外高端銀飾品牌進入中國搶占市場,另一方面中國的銀飾消費也從開始的低端消費,向中高端、高品味的銀飾品過渡,消費者的眼光和品味更加時尚。一些模仿金飾款式,沒有銀飾特色,企圖以價格優勢替補金飾消費的低端銀飾的市場空間也越來越小,這對國內銀飾行業提出了挑戰。 一句話,中國市場上的銀飾品,已不再是廉價首飾的代名詞,很多高檔銀飾品的價格,甚至超過了黃白金飾品的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