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鋸斷了”美元與黃金的蹺蹺板 |
發布日期:14-03-16 09:29:0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紅檀 |
蘋果?回頭看看,只是因為上帝犯糊涂,沒發夠購物券。 所以,購物券很重要,發夠購物券很重要。 兩種全球購物券 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全球購物券,最可靠,最搶手,它們各有千秋,但同樣稀缺。一種叫做美元,它稀缺又實用;一種叫做黃金,它稀缺又堅挺。 這兩種購物券能相互兌換。平靜的歲月里,它們的兌換比例基本不變;兵荒馬亂時,哪個更稀缺,哪個就更值錢,如果美元泛濫了,黃金就值錢。如果美元不夠了,美元就值錢。 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下面要說的——兩種購物券加起來,也不夠了。 中國扛著鋸條過來了…… 曾經,金本位橫行天下,各種貨幣盯住黃金。 現在,美元統攬全球,大部分貨幣盯住美元。 什么叫做“盯住”?就是與黃金保持一定的兌換比率,或者是跟美元維持一定的兌換比率,也許略有浮動,但是基本穩定。 所有的“盯住”體系,都會有一個問題:當市場覺得你盯不住時,就會做空你。 比如,金本位時期,美國出了問題,投機者就捧著大把大把的美元求兌換,要黃金。美聯儲的金庫被掏空了,受不了了,就只能放棄金本位。 比如,美元做主的新時代,歐洲出了問題,投機者就拋售歐元,拿著大把大把的歐元找歐央行,要求換成美元。打發完這些如狼似虎的投機者,歐央行的美元儲備就見底了。于是,歐央行被迫徹底放手,讓市場全權決定歐元幣值。 再比如,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呼聲越來越響,投機者覺得人民幣快撐不住了,恐怕要貶值。于是,央行與個人投資者都拿人民幣換美元,消耗了中國的外匯儲備。同時,投機者做空人民幣,使中國的整個銀行業都慌了,國內國外的儲戶都跑去銀行取錢,要求換成美元,美元不行就換成黃金。 按照中國自己的規矩,央行要管很多事,它既要回應那些做空人民幣的家伙,又要幫助國內銀行穩定情緒。不得已之中,央行太想提高利率了,這樣就能提高人民幣的收益率,讓大家多拿一會兒人民幣,哪怕是暫時的。然而,中國的宏觀形勢容不得它這樣做,貨幣政策只能寬松,不可緊縮。于是,央行退而求其次,采取其他寬松政策(比如今年的兩輪逆向回購),盡量不降低基礎利率,讓它盡可能地高一些,撐住人民幣。——這個邏輯,與中國今年的宏觀形勢、宏觀政策、外匯儲備變化,十分契合。 但是,市場的情緒沒有變,對中國的擔心依然在。太多的人民幣在找美元,求兌換。可是,美國固執地不肯執行QE,美元在全球仍屬稀缺。此時,美元之于中國人民銀行,恰似大蕭條時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