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成本價不一定是止跌價 或有下砸空間 |
理念與方式更趨向理性。 金價有下“砸”空間 “成本價不是止跌價,也不是底線價。”李駿說,不要以為跌到了成本價就不會再往下跌,雖然在6月底暴跌后國際金價在本周一、二連續兩個交易日收陽,給疲軟不堪的金價帶來曙光,但這波回調難改金價下跌大勢。當前美國經濟數據總體向好,美元走強,黃金價格未來必定承壓下行。 采訪中,多數專家表示“堅決”看空,認為金價下行趨勢不會因為短暫的反彈而發生改變。“當前市場關注的重點是歐洲貨幣政策決議以及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的公布,這些消息的好壞將為下半年為現貨金價走勢給出指引。” 黃金雖然在消費市場有些許“失寵”,但不斷走低的金價還是讓不少投資者看到了投資機會,他們認為在全球貨幣濫發的大背景下,黃金仍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抗通脹工具。 興業銀行貴金屬分析師蔡佩野認為,相較于“中國大媽”在消費市場只能做“多”,在資本市場中“淘金”的投資者可以更靈活地進行“做多”“做空”雙向交易,只要對行情判斷準確都可以賺錢。 蔡佩野說,目前,紙黃金、黃金期貨以及黃金T+D等都是可以做“空”,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偏好與熟悉程度選擇適合自己的交易品種。 理財專家表示,今年以來,黃金作為對沖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風險工具的吸引力逐漸減弱,未來中長期看,金價跌勢難改。因此,投資者除了選擇更加靈活的投資方式,也可嘗試短期投資,即抓住每天價格的小波動做投資,而不是做長期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