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白銀終極“避風港” |
發布日期:10-11-16 08:59:2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 |
易”(safe-haven trade)依然會維持主要地位。由于經濟不確定性的推延,瑞士法郎(Swiss franc)將會在貨幣市場上維持關鍵獲益者地位。截止至2010年9月,法郎已經在過去的12個月里上漲了13%,并且,與黃金相比,法郎具備了更優越的市場流動性。在危機四伏的年代里,該市場真是絕佳的避風港。由于歐元區諸國不得不應付主權債務問題,以及隨之而來的潛在的銀行系統困境,因而利用法郎對歐元建立多頭頭寸進行風險平衡將會是一個明智的策略。
與此同時,在過去的十年里,南非的黃金產量已經占據了世界黃金總量的12%—15%,南非貨幣——蘭特(rand)也因金價的上漲而不斷升值。至2010年9月,美國美元兌換蘭特的匯率已經上升了10%,而其權力部門正積極與強勢貨幣開展博弈。這也引發了一場就資產組合流入設稅的討論。政府介入以便阻止貨幣升值的可能意味著政府例行公事,看空美國美元的策略有可能在即將到來的幾個月里得到完美的體現。 白銀:第二黃金 白銀與黃金如影隨形。截至9月末銀價已經刷新歷史記錄,略高于21.50美元/盎司。然而,與黃金相比,白銀在最近幾年里顯示出了更大的波動性。 盡管黃金價格的月度數據有所回落,但這種情況在白銀市場上并沒有發生。例如,2008年3月近期的白銀期貨在沖擊到21.18美元的最高紀錄之后,于10月份暴跌至9美元以下,跌幅超過50%。不過這種情況在那次跌價拋售之后已經得到了全面恢復。 白銀具有稀有金屬和工業金屬的雙重優勢,所以吸引了來自投機者、零售商和商業買家的廣泛需求。 美國百利貴金屬研究所(PFGBEST Research)的資深研究分析師邁克·戴利(Mike Daly)說:“每年,大約有50%的白銀需求量用于工業用途。除了用于硬幣、珠寶、桌子設置和攝影等方面的傳統用途外,白銀還是電池、電子和軸承的關鍵組成部分,此外,它還被廣泛地應用于醫療設備、太陽能能源和水凈化。” 戴利說:“盡管中國是一個白銀生產國,但在2010年的前7個月里,中國的白銀凈進口量翻了兩番。當然,中國擁有巨大的制造業和工業基礎,并且這很可能會繼續發展。展望未來,與黃金大為不同,白銀很可能擁有一個固定的潛在的用于工業方面的需求,而且這種需求只會變得更大。” 初秋,黃金和白銀期貨價格均攀升至創紀錄新高。戴利解釋說:“精明的投資者都會選擇有形資產,這是真正立足于全球經濟的投資策略。由于對監管部門缺乏信心,對法定貨幣缺乏信心,所以投資者選擇如金、銀和鉆石這種更為安全的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