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金價忽漲忽跌 黃金“角色”悄然生變 |
發布日期:12-06-18 08:58:4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 |
師楊易君說。 細析這一輪始自2001年的黃金大牛市,不難發現正是黃金獨特的非信用資產避險功能,使金價12年來整體堅挺向上。盡管期間經歷了全球金融風暴及債務危機,金價的表現依然勝過股票或債券等其他資產。據統計,從2007年初到2011年底,金價累計漲幅超過146%,相當于每年平均19.7%。黃金作為“硬通貨”的成色依然十足。 然而,一季度以來黃金總體呈現高位震蕩、不斷小幅下滑的走勢,反映出黃金作為全球避險資產首選的地位發生了些許微妙變化。國際金價曾從2月底的最高點1790.18美元/盎司跌落至5月末的1547.15美元/盎司,跌幅近14%。6月1日,倫敦金雖以4.05%的漲幅,創下本輪黃金牛市的第二大單日漲幅,但此后沒幾天,金價再次快速跌破了“千六”大關;6月11日至15日,金價又連續5天小幅上漲,并一直保持到今天。 “說到底,黃金還是反映實體經濟走勢的最好‘晴雨表’之一!睏钜拙J為,6月以來,國際金價拉升后急跌,再拉升,不外乎兩個原因:首先,美國5月份就業數據遠低于市場預期,高企的失業率再度印證美國經濟復蘇失去動力,導致市場對美聯儲推出QE3(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預期再度升溫,結果金價再次疲弱;其次,西班牙銀行業危機和希臘“退歐”問題,導致市場對歐債危機進一步惡化的擔憂情緒,一方面助推美元壓制黃金,另一方面,新的救市希冀又給金價以支撐。受此影響,金價的表現就易忽上忽下。 “目前金價的最大變化更多是全球市場對國際貨幣格局的變化和美元心態的一種重新調整!闭行泻贾莘中兴饺算y行部副總經理姚進分析說,歐債危機持續發酵,投資者憂慮歐洲可能隨時爆發流動性危機,不敢大量持有黃金,畢竟與美元相比,黃金的流動性較差。正是這些因素削弱了黃金的“避風港”地位。 “炒金”需看美元臉色 12年黃金牛市,曾讓一些“炒金客”取得了豐厚的投資回報。不過,隨著黃金市場格局的嬗變,特別是美元重新作為主流保值資產的貨幣體系逐步形成,再一味抱著“買黃金肯定賺錢”的思路肯定行不通了。 光大銀行杭州分行理財師張礫尹認為,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黃金要像以往那樣出現持續單邊上漲的行情恐怕已很難了。這就是說,投資者預期通過“炒金”獲得巨額收益的概率正在變小。 由此,與其糾結金價漲跌,不如看清大勢變化;與其盲目追高或抄底,不如先厘清新一輪黃金投資思路。 專家認為,首先,應看清大勢,雖然從全球經濟分析,通脹壓力、貨幣寬松政策、經濟前景不明、區域性動蕩依舊等各種因素都支撐金價走高,但美元、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