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27%的調整相對于100%的漲幅很正常 |
絕對不是工業需求所推動的。背后都有個大的經濟背景是,現在市場上錢太多了,流動性泛濫,很多人愿意持有實物資產去對抗通脹。因為實際利率是負的,現金也好、存款也好,購買力都在貶值。我一直的觀點是從金融危機以后,包括股票、原油、大宗商品的上漲,不在于基本面有多好,而是在于市場上錢太多,太多的錢去追逐太少的資產。 《財商》:當一個商品轉身為投資品,價格完全由投資需求來決定了,是不是意味著它有泡沫呢? 陶行逸:這要看投資需求的經濟背景會延續多長時間,如果流動性泛濫的情況不斷持續下去,而通脹的問題不斷顯現出來,經濟復蘇的基礎又這么脆弱,陷入衰退或者說經濟增長放緩,這樣的背景下,金價和銀價都會有更好的表現。 《財商》:QE2退出后流動性泛濫是否會好轉?會否終結金銀牛市? 陶行逸:我覺得這對央行行長是非常兩難的抉擇。究竟是為了抑制通脹去緊縮貨幣呢,還是為了防止經濟衰退去放松貨幣呢?很快要到了這個時候了。通脹是為了中長期經濟增長的穩定作保障的,經濟衰退又是眼前利益的東西。為抑制通脹大幅提高利率,某種程度上就是要把經濟推到衰退的境地。這需要政策決策者有很大的決心。但是往往在這個過程中,會耽誤了最好的時機。所以像上世紀70年代那種滯脹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那時候金銀的表現會比現在更好。到時如果央行真的為了抑制通脹大幅提高利率,實際利率水平提高到一定幅度的話,也就意味著黃金牛市的終結了。 《財商》:為何QE2退出后金銀會表現得更好呢? 陶行逸:其實退出是個逐步的過程,對金價有影響但是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這是個對比的問題,收緊流動性,并不一定導致金銀價格下來。抑制通脹是需要先發制人的,如果后期物價上漲的速度要超過央行貨幣收緊的速度的話,那實際的利率仍然是負的,甚至可能更低。像黃金之類的實物資產,處在一個負的實際利率環境里,價格還是會繼續漲。 QE2就算停在那里了,那些錢還是在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里,F在的問題是以多大力度收回來,而收回來多少取決于經濟基本面。我認為,2008年后的經濟復蘇,純粹是用錢來推動的,沒有內生增長的基礎,還非常脆弱,所以一旦收回流動性,經濟增長速度就掉下來了。到時候央行還是要維穩,甚至加大量化寬松的規模。未來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全球經濟應該處在高通脹、低增長的背景下。這才是主旋律,在這種情況下金價會表現得非常好,在收縮后還是會放松,因為經濟經不起折騰。 如果貨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