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委聯合下文 黃金市場化探索是否收尾 |
據今天出版的《城市導報》報道,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近日發布的《關于加強黃金交易所或從事黃金交易平臺管理的通知》(“銀301號文”)明確規定,除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外,任何地方、機構或個人均不得設立黃金交易所(交易中心),也不得在其他交易場所(交易中心)內設立黃金交易平臺。 “非滬金交所”積極響應 天津交易所12月28日晚間即掛出《關于暫停新客戶開展黃金現貨延期交收交易業務的通知》稱,根據要求,該所即日起暫停新客戶開展黃金現貨延期交收交易業務,但銀、鉑、鈀等其他品種交易業務照常進行。國內其他幾家較大的黃金交易所也紛紛響應。浙江匯聯金銀制品交易市場網站發出公告,“自2012年1月18日起,停止黃金產品的交易。自1月4日起,停止黃金產品的開倉和增倉,自即日起至2012年1月17日24時為平衡過渡期。逾期未平倉的,由交易市場平倉或平移匯聯在上海黃金交易所開立的T+D賬戶。”山東標金投資有限公司28日晚亦發公告稱,從即日起,黃金品種只能平倉不能開新倉。 對天交所沖擊最大 通知指出,目前國內的黃金交易平臺(或稱“金交所”)將分兩種情況處理:正在籌建的,應一律終止相關設立活動;已經開業的,要立即停止開辦新的業務,并在當地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由人民銀行牽頭,妥善做好其黃金業務的善后清理工作。 而“銀301號文”對天津貴金屬交易所的沖擊最大。據天津貴金屬交易所預計,其2011年度總成交金額(金、銀)為5000億~6000億元。試運營至今不足兩年,該所交易規模的膨脹速度在國內罕見。 天交所的“天通金”產品的交易商在各地廣泛發展代理商,以黃金持續上漲等宣傳吸引本來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風險承受能力的客戶參與炒金,代理商、交易所會員則分食其中來自于高昂手續費和對手盤的巨大利潤。目前天津貴金屬交易所對投資人的回答是,“此次暫停的是黃金交易,除此之外的鉑金、鈀金以及白銀交易不受其影響”。 治理整頓維護金融安全是初衷 正是以天交所的“天通金”為代表的黃金遠期交易,各類大宗商品的變相期貨交易,以及文物份額化交易等愈演愈烈的交易所亂象,偏離了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促使中央決心治理整頓,維護金融安全和地方穩定。 “黃金作為全球性戰略儲備,各個國家都有其不同的管制方式,中國在探索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黃金分歸金融、商品、貨幣哪個市場,都需要細化。”黃金外匯市場觀察員肖磊表示。同時,他還表示,央行和證監會,一個管黃金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