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的下面有只手 |
發布日期:11-12-12 08:48:4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理財周報 作者:張偉湘 |
審視金礦公司對明年金價的預測是一件有趣的事。 去年12月,在香港上市的金礦公司國際資源(G-RESOURCES)的副總裁Owen Hegarty曾預測了今年金銀價的走勢,其中,他預測的2011年銀價40美元/盎司早在今年4月就已達到。及至今年4月底,國際市場銀價最高曾超過49美元/盎司。 不過,他預測的2011年金價2000美元/盎司,直至今日還未達到。今年金價的最大成就不過是突破了1900美元/盎司,離2000美元/盎司關口還有約90美元的差距。 如今,金價已回落至1700美元/盎司左右。黃金在未來的一年內還有突破2000美元/盎司的機會嗎? 剛剛從旗下的印尼Martabe金礦考察歸來的國際資源主席趙渡說,以目前經濟動蕩的局面看,黃金價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維持高位震蕩。不過,他修改了一下兩個月前的判斷。當時,趙渡說,金價明年極有可能突破2000美元/盎司。 “作為金礦公司,當然想黃金價格一路上升,這樣公司將有更多的盈利,但是金價受資本市場的影響非常大,并不是金礦公司可以決定的。”趙渡坦言。 然而,投資銀行對金價的走勢卻比較樂觀。法國巴黎銀行是此次受希臘債券影響較大的銀行之一。但是,幾天前,它卻與三井住友銀行和恒生銀行一起,與國際資源簽訂了1億美元的循環信貸融資合約。起始息率并不高,只在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的基礎上加4.5%,而在國際資源Martabe項目竣工測試后,息率將降至LIBOR加4%。 這已是相當低的息率,眾所周知,目前一些歐洲國家發行國債,息率已經達到7%以上。而內房股在香港發行企業債,息率一般在10%以上。 投資銀行的潛臺詞可能是,金價即使未來不會上漲,也不會有明顯的下跌。因此,它們才能放心地給金礦公司提供融資。 實際上,記者認為,目前支撐黃金價格的并不是投資者普遍認為的央行頻繁增持,從去年3月開始,已有印度、韓國、墨西哥、俄羅斯等國央行陸續買入黃金。根據世界黃金協會今年9月披露的數據,印度央行持有的黃金已增至558噸,中國增至1054噸,德國增至3408噸,美國更高達8134噸。 也不全是因為黃金供應的基本面,數據同樣顯示,便于開采和加工的金礦已經基本耗盡,而新礦的勘探和開采至少需要5至10年的時間。 決定金價的最主要因素應該是不斷上升的生產成本。今年上半年,在全球范圍內,由政府征收的采礦稅已比去年增長了20%。平均金礦折舊費也增長了20%,達到192美元/盎司,再加上金礦公司的管理成本和其他支出,截至今年6月底,全球黃金平均生產成本已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