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饕餮盛宴正在上演 黃金挺進你準備挺進了嗎 |
發布日期:11-08-16 08:46:2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投資與理財 作者: |
周一暴跌600點,而黃金則順勢沖上每盎司1742美元的歷史最高價。 大洋彼岸的中國同樣在為兩年前的極度寬松“買單”。7月份CPI達到6.5%,創出3年新高,經濟增速則呈現下滑勢頭,滯脹跡象使得宏觀調控陷入兩難。通脹尚未有效治理,地方債問題又開始發酵。面對著“按下葫蘆又起瓢”的經濟亂象,一旦美國開啟QE3,導致外部通脹壓力再度加大,中國的滯漲形勢將趨于復雜。 “亂世藏金”本是中國的一句老話,如今無論國內投資者,還是國際各路資本,他們的投資行為都在充分詮釋這4個字的含義。畢竟,面對怎一個“亂”字了得的全球債務危機和前景莫測的世界經濟,手里握有黃金,既能回避經濟的不確定性風險,又能實現投資的保值增值,應當是目前及今后階段最放心最安全的選擇了。 自古以來,黃金的貨幣屬性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相比只是價值的代表,而自身價值微乎其微的紙幣,黃金本身就具有非常高的價值。在極端情況下,貨幣會等同于廢紙,但黃金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失去其作為貴金屬的價值。因此,在貨幣流動性泛濫、通脹橫行的年代,黃金就會因其對抗通脹的特性而備受投資者青睞。回顧歷史,每當全球貨幣體系出現動蕩、特別是主導貨幣美元弱勢的時候,黃金就會站出來承擔貨幣的職能。 從最近10年美元與金價的走勢來看,黃金價格和美元指數之間始終呈現出比較完美的負相關性。美元漲,經濟良好,黃金跌;美元弱勢,則黃金堅挺。戰后的3次美元危機莫不如此。1971年8月和1973 年2月,美國政府兩次宣布美元貶值,在美元匯價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黃金價格上升到歷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顧過去20年歷史,美元對其他西方貨幣堅挺,則國際市場上金價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貶值,則金價就會逐漸回升。因此,黃金作為美元對沖資產的功能始終比較穩定,能很好地起到對沖美元風險的作用。 2009年3月和2010年11月,美聯儲先后實施了兩輪量化寬松政策,向市場投放2萬多億美元。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增加貨幣供給,給全球注入大量流動性,導致美元大幅持續貶值,由此推動以美元標價的黃金開始步入近3年的牛市。正是伴隨著兩輪量化寬松政策,國際黃金跨越每盎司1000美元,向一個個新的整數關口挺進,不斷刷新著金價的歷史紀錄。隨著美國經濟再次陷入低迷,加上美國債務風險的大幅上升,美國政府的政策選擇更加捉襟見肘。種種跡象顯示,美聯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3)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一旦得以兌現,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