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站上1700美元之后 |
發布日期:11-08-15 15:13:0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投資與理財 作者:馬力 |
黃金長期看漲。黃金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投資品種,應該把它納入我們的投資組合。從短線來說,不管是買方還是賣方,都會有一個獲利回吐,中短期可能會有一個技術性的回調,這點還需小心。 要說黃金,還是先要講講“四合院的故事”。民國初年,1兩黃金可以買2畝良田,而5兩黃金就可以買北京一個四合院。但是100年后的今天,同樣的一公斤黃金等于30萬元人民幣,卻只能買到北京四合院的半個廁所。這就是“黃金無用論”的“官方版本”。這個版本還提到,1980年,一盎司黃金的價格是800多美元,近30年也就漲了700多美元,而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黃金的投資收益不如股票,更不如豬肉! 講這個故事的目的無非是想說:前一陣子,美國擊斃了本•拉登,金價在1500美元附近出現了高位回落。于是乎,“十年黃金牛市終結”,“黃金保值無用”等等一系列看空的言論卷土重來。更富戲劇性的一幕是,當這些言論甚囂塵上之際,金價卻不聲不響的在8月站上了1700美元,再次創出歷史的新高。黃金站上1700美元之后,市場沉默了,市場也迷茫了…… 沉默,因為看不清。迷茫,還是因為看不清。技術派分析:黃金在1500美元下跌后的反彈,只不過是個“次級波”,不會高過前期高點,而后會做出雙頭,并一路掉頭向下跌落。分析基本面的人士則認為,美國經濟復蘇,弱勢美元終結,而治理通脹會成為新的目標,再像伯南克之前“直升飛機式撒錢”的情形難以出現。在這種背景下,金價再漲,勉為其難。所以,無論從技術面還是基本面看,都不支持金價的上漲。可黃金偏偏開了個玩笑,昂頭站上了31年歷史的高點。難道是市場錯了嗎?難道驅動事件僅僅是因為意大利的債務危機爆發了那么簡單嗎? 市場永遠不會錯,只有看錯市場的人,并會為此而買單。因此,找找黃金上漲背后的邏輯就顯得很重要了。先說金價。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價格是圍繞價值波動的,黃金也不會例外。那為什么在黃金的6月7月淡季,卻屢創新高呢?有三種解釋:一是黃金的價格被低估了;二是黃金不光具有實物屬性,還有金融屬性,當具備金融屬性的時候,投資市場的博弈會影響它價格的波動;三是大家津津樂道的美國利用“黃金陰謀論”,操控世界的財經江湖了。 黃金價格真的是被低估了嗎?要是從“四合院的故事”來講,不是低估了,而是高估了。但是,如果看看各大投行對黃金在1600美元的估值,就會另有一番滋味。盡管金價在過去幾年幾乎翻了4倍,但全球各大投行的預測還是空前一致:“通脹調整后,目前金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