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金需求“逆勢而上” |
過開放黃金市場,中國央行或可將大量黃金引入中國,國內市場黃金數量將增加,同時又不會過度影響市場平衡。澳新銀行(ANZ)資深商品分析師Mark Pervan據此分析說,“他們將以積累巨量黃金的方式是開放進口,并確保大量黃金在國內市場周轉”。
為了給中國資本一個當然的出口,中國政府正在千方百計地尋找投資來源,投資者因憂慮通脹壓力而轉向替代投資渠道,黃金投資意愿迅猛增長。路透五位調查分析師稱,2011年中國黃金需求總量或將增至600噸左右甚至更高,珠寶業需求可能已達到或超越過去十年平均7%左右的增長速度。 受炎熱氣候影響,2009年印度最大黃金消費群體農民減少了黃金需求,高金價使得進口減少了約三分之一左右。但2010年印度海外購買量有望升至紀錄高位,甚至有可能打破800噸的關口,因為2010年印度有一個良好收成前景提振了市場需求。外界評論估計,如果中國人的消費按目前速度增長,將在未來兩三年內取代印度,占據全球黃金市場的首位。 世界對中國開放黃金市場充滿期待。來自亞洲最大黃金交易中心中國香港的數據顯示,2010年前八個月從中國香港向中國內地出口的數量已較2009年全年提高近一倍,表明中國內地市場需求猛漲,有一些資本已尋找到黃金投資的出口。按年度計算,中國將通過香港這個黃金流入主要渠道進口118噸黃金,而2009年為44噸,2008年為90噸。 實際上,中國黃金市場的規模和影響力已今非昔比。截至2010年,中國黃金產量已連續3年居世界第一,為中國黃金市場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當前,中國貨幣、外匯、資本、保險和黃金市場相互依賴,協調發展的基礎已初步形成,黃金市場已發展成為中國金融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不僅已建立起全球黃金現貨交易量最大的場內市場,而且近年來隨著黃金現貨延期、黃金期貨等重要投資品種陸續向個人開放,中國民間黃金投資市場呈現暴發性增長。2010年前三季度,上海黃金交易所個人客戶累計已近160萬戶,黃金成交超過4600噸,成交金額突破1.1萬億元。 據估計,目前世界黃金總存量約為16.3萬噸。全球人均30克左右,但目前中國黃金人均存量不足4克,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潛力巨大。隨著中國黃金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政策不斷完善,多元化特點逐漸發揮,未來中國因素影響世界黃金市場的絕對價格,甚至取得全球黃金市場的“話語權”,并非遙不可及。(作者系《國情內參》首席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