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行為正在減少 機構對黃金后市看法分歧巨大 |
自今年2月29日創年內高點每盎司1792.2美元以來,紐約市場黃金期貨價格一路震蕩向下,進入5月份以來更是在1540至1640美元之間波動,并在近期走出收斂三角形行情,反映機構對金價后市的看法出現分歧。 目前,湯森路透黃金礦業服務(GFMS)公司和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等機構看高國際金價,認為美聯儲可能將推出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QE3)是支持金價的主要原因,湯森路透GFMS還預計金價在年內將突破1800美元。但是南非標準銀行、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等機構則在最新報告中下調了對今年黃金均價預測值。 中國黃金需求增速放緩 作為決定市場價格的基本面因素,黃金的供給和需求成為了市場關注的重點。據湯森路透GFMS公司10日在北京發布的《黃金年鑒2012》,今年黃金供大于求的情況仍將繼續,且這一“缺口”會較去年有所擴大。 報道表示,占黃金總需求54%的制造需求預計受到金價高企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而下降,此外,對今年印度這個全球最大的實金市場前景的悲觀情緒在增長,而居第二位的中國或難復制去年的需求增速,因此2012年對金價來說將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報道指出,金市的挑戰在于能否有足夠多的賣家來吸納這些過剩的黃金,特別是在金價還像過去十多年一樣不斷走高的背景之下。不過,湯森路透GFMS認為,過剩的黃金將被來自機構和私人投資者的吸納,其今年有可能再次出現大幅凈官方部門購買的情形,盡管購買規模不會像去年那么大。 數據顯示,在需求方面,2011年官方凈購買455噸黃金,同比增長達491%;實物金條投資同比增長37%至1209噸;首飾用金1973噸,同比減少2.2%,黃金制造需求為2759噸,同比減少0.9%。在供應方面,去年全球礦產金增長2.8%或78噸至2818噸,創歷史新高,這抵消了回收金的減少,即由2010年的1719噸降至1661噸。 機構還認為中國有望在今年超過印度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國。世界黃金協會遠東區董事總經理鄭良豪表示,中國黃金需求增長將繼續受益于收入水平上升、城市化加快、經濟增長和高通脹預期,中國今年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市場。 據該協會的最新預期,今年中國的黃金需求或增長13%至870噸,低于該協會此前預期的1000噸和湯森路透GFMS給出的900噸預期值。其中,今年中國的金飾需求增長7.7%至550噸,增速低于去年的13%,實體金條和金幣增長24%至320噸,增速同樣低于去年的38%。 市場投機行為正在減少 數據顯示,盡管自5月份以來黃金價格出現明顯回調,但是在今年上半年,黃金均價在1651.33美元,高于2011年的1571.52美元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