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大牛市面前 我們是進還是退? |
發布日期:11-07-26 08:38:0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遼沈北國網 作者:曹洋 |
中國黃金需求的增長,導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中國現在由黃金的出口國變成進口國,而且進口量越來越大,實際上,中國黃金市場的發展可能成為拉動世界黃金市場的要素,現在看這一點已經越來越明顯。 遼沈晚報: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可能拿出10萬到50萬來做黃金,而現在黃金產品很多,現貨、期貨、期權、T+D、紙黃金都有,您建議如何投資? 劉山恩:投資黃金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虛擬性越高,風險就越大。當代的黃金市場是兩元結構的市場,就是黃金的實物交易市場和黃金的風險交易市場,每一個市場都沿著自己的發展邏輯在往前發展。 實物黃金交易市場交易首飾、制品、金條;虛擬財富投資市場交易黃金期貨、黃金期權、黃金結構衍生物等,這些玩的是黃金虛擬財富,實際上就是買賣風險。 我的觀點是:不能說哪個產品“性價比”比較高,只能說風險不一樣。不同的家庭,風險承受能力也不同,可以根據財產狀況、年齡、家庭構成等因素找專門的機構來幫你衡量。 遼沈晚報:19世紀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之后,美元取代黃金成為世界貨幣,但現在這個“信用體系”出現了危機,弊端逐漸顯露,于是有業內人士開始呼吁“金本位”,您對此怎么看? 劉山恩:“金本位”實際上不能恢復。因為現在全球的經濟規模太大了,需要的信用額度也太高了,單純靠黃金的信用額度無法滿足。如果把貨幣體系定位為“金本位”,體制上很可能出現信用額度供給不上,從而抑制交易,進而抑制經濟。當人類把貨幣基礎放在信用基礎之上時,現在來看危險很大,但“金本位”也存在問題,人為介入貨幣體系,可能會扭曲經濟。 國家可以用多種方法來提高黃金的重要性,比如說發行貨幣的時候,強制使其和黃金有一定的兌換關系,使黃金在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但這并不是恢復傳統“金本位”制度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