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再創歷史新高 投資者應該買入還是離場 |
關于黃金抵御通貨膨脹,有這樣一個故事:100年前,1盎司(約31克)的黃金,在倫敦可以定做一套上好的西裝。100年后的今天,1盎司的黃金依然可以在倫敦定制一套上好的西裝。以英國著名的裁縫街薩維爾羅街為例,數百年來一套西裝的價格都維持在五六盎司黃金的水平,而數百年前,幾十英鎊就能買到一套西裝,但是現在卻只能買到一只袖子。這便是黃金購買力經得起歷史磨礪的強有力證據。 黃金價格就這樣直沖著1300美元/盎司去了。去年下半年到現在的表現,讓人不得不承認:在抵御通脹的產品中,黃金是一個絕對不能不說的投資品種。作為一種可以保值的"硬通"貨幣,其價值能跟上通脹的腳步,防止投資者財富縮水。 美聯儲擴大量化寬松規模引發黃金投資熱潮 這一輪黃金的暴漲,主要是受美聯儲即將擴大量化寬松規模的猜測影響,使得國際投資者風險偏好轉向,黃金投資熱潮再度被激發。不過令許多投資者大跌眼鏡的是--上漲本是意料之中,但漲得如此兇悍,卻出乎很多人的預料。 國際現貨黃金價格9月25日11點59分,以1297美元/盎司收盤,盤中一度觸碰到1300美元/盎司關口,創出歷史新高。 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緩解以來,黃金、美元開始恢復負相關走勢,黃金價格要看美元臉色。正因為得益于美國消費者信心疲弱及進一步實施量化寬松計劃的市場傳言,美元步步敗退,黃金價格才取得5月以來最大單周漲幅。 專家分析,美元疲軟是黃金最近一輪上漲的主要推動力量。來自中東、土耳其和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實物需求下滑,但空頭回補買盤增多。9月和10月是典型的首飾需求旺季,印度一系列的節慶日將有助于推動黃金首飾的銷售,而西方國家的制造商則在這段時期為圣誕節做庫存準備。 此外,資金面的因素也助推金價進一步攀升。全球黃金ETF一改上月減持的做法,在本月內持續增持黃金,持倉量創新高。金價自本月初以來已上漲3.7%,ETF持倉量上升了0.5%。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因市場波動,各國央行欲買進黃金以分散外匯儲備,也提振了買盤。數據顯示,泰國7月通過公開市場大舉增持50萬盎司黃金,增幅為20%,令黃金持有量增至320萬盎司。 市場人士認為,從技術面看,黃金仍處于2008年底開啟的長期上升通道內,且技術性買盤可能將金價推至紀錄高點上方以前未觸及過的價位。 金價兇猛:買入時機還是離場信號? 面對日益火爆的黃金市場和節節攀升的金價,投資者應該怎樣抉擇?屢創新高預示著風險加劇,獲利盤回吐導致金價快速下挫的行情或一觸即發,是否警示著黃金散戶投資者應及時離場,還是意味著更大的行情正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