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超級周期仍將延續未來一年或破2000美元 |
去年黃金需求創下新高 今年2月,世界黃金協會發布了最新一期“黃金需求趨勢”報告,強調了世界黃金需求正在擴張的態勢。渣打指出,2011年,黃金需求比2010年增加0.4%,至4067噸。 渣打的分析師表示,飾品和投資仍是黃金需求的決定性力量,占據2011年黃金需求的89%。國際黃金飾品需求在2011年下降3%,至1963噸,價格上漲對黃金需求量增長構成限制。但這方面的下降被投資需求5%的上漲所抵消。 就飾品方面的需求來看,印度、中國成為主導力量。渣打表示,去年下半年,印度的黃金飾品需求由于印度盧比走低而稍稍受到壓制,但與此同時,中國飾品需求的上升,彌補了印度需求的降低。去年第四季度,中國黃金飾品需求同比增長13%。 另一方面,黃金的投資需求繼續增加。去年全年,黃金投資需求增長5%,其中第四季度需求同比激增19%。實物金條需求仍占據主導地位。2011年,由于投資者擔心歐洲債務危機蔓延,全球金條需求增長29%。歐洲對金條和金幣的需求增長26%達到375噸,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德國和瑞士的需求占絕大多數。在歐洲之外,中國、印尼和泰國金條的需求也出現強勁增長,主要因為這些地區以外的投資者試圖分散貨幣風險,并規避通脹風險。即便是在印度,黃金的投資需求也增長了5%,有助于彌補飾品市場的需求趨緩。 官方對黃金的購買量去年也繼續上升,創下196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整個2011年,全球各國央行的黃金凈買入量達到了驚人的440噸,為自1964年以來的新高。而在一年前,這一數字僅為77噸。 過去10年的大多數時間里比較常見的央行凈賣出黃金現象已經被逆轉。而新興經濟體央行的黃金購買增長尤其明顯。金屬咨詢機構GFMS的數據顯示,墨西哥央行是全球最大買家,超過了100噸,俄羅斯緊隨其后,買入超過87噸,泰國買入逾53噸,韓國買入逾40噸。 渣打表示,央行購買行為的變化,一方面是因為黃金抵御貨幣貶值風險,同時,美國國債等傳統的“無風險”資產光環不再,加上量化寬松和主權債務危機,也促使央行更趨于將黃金作為避風港。 黃金超級周期將進一步延伸 今年以來,黃金價格總體繼續呈現走高態勢。渣打表示,盡管金價上漲幅度不及其他一些金屬,但在日、美、英繼續動用量化寬松,以及歐洲央行連續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