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從非傳統角度揭示大謊言:黃金、白銀別儲存在銀行體系里 |
的資產價值又下降了4%。這些利潤都跑到了那些操縱局勢,買通政客,制定法律,指揮媒體宣傳機器以及控制貨幣…人們的口袋中。寡頭政治集團成員們都非常感謝大家。” ——來自Bill Bonner “為什么黃金才是唯一有用的貨幣” “當我們的系統是建立在信用而不是金銀的基礎之上時,交易從來就沒有徹底地完成。相反地,所有的事情都依賴于良好的信譽,對對方的良好判斷-包括每一個人的第一交易對方:美國政府。它的賬單,票據以及債券都是貨幣制度的基石。但是這些東西什么都不是-只是由世界上最大的債務人發行的債務工具罷了。 在現代社會中,信用制度不會太長久。因為,隨著信用量的增加,發行者的信用可靠程度就會下降。他們欠的越多,他們就越無力償還。” “很自然,每一個人都喜歡信用制度…一直到信用變壞為止。接著他們就想要多持有一點其他形式的貨幣。聰明的政府,(如果有聰明政府的話)他們不會冒這個風險。他們會給人們提供紙幣。但是他們自己卻緊緊地抓住黃金不放。在整個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政府都是手上黃金最多的政府。” 但是我們來想一下,政府與央行的黃金都已經沒有了。如Eric Sprott 在做了大量研究之后所得出的結論一樣: “我們對實體黃金市場的分析表明央行最有可能是實體黃金未報告的大供應商,我們的分析也強烈地表明,今天,它們的黃金儲備已經是微乎其微了。” 看起來,西方政府與央行很有可能已經把它們大部分的黃金賣出去了(或者是把它們租給某個儲金銀行了,這家銀行呢又把它賣給了在中國,印度,香港或者中東的某個買家)。德國最近要求紐約的聯邦儲備銀行將他們的黃金還給他們,但是卻被告知他們需要再等7年之后才能拿回一部分的黃金(只有300噸)。非常明顯,背后還有更多的故事-非常明顯的結論就是聯邦儲備銀行無法輕松地將他們手上也沒有的黃金還出來。在非銀行業圈子里,這個叫做偷或者挪用,但是在銀行界,這個叫做“出租”或者再抵押,這么做是合法的。 Bill Bonner: “但是如果他們(央行)在過去的10年里賣掉了這么多的黃金,那么還剩下多少黃金呢?可能不太多了。 這也沒什么奇怪的。西方央行都致力于信用貨幣制度。他們打算繼續堅持下去。并且他們也知道解開信用的線頭將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在過去的12年中,將黃金賣給牛市,可能看起來是一個非常明智的舉動。但是在將來建立在信用基礎之上的貨幣制度崩潰的時候,我們就會知道他們是有多聰明了。 但是我問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