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連續遭遇“黑色星期五”和“黑色星期一”,當不少國內投資者還抱著牛市思維為抄底黃金而暗自竊喜時,我們不禁要大聲疾呼:黃金牛市已經結束了!因此而多空轉換、調整自己的投資思路就是當務之急。
崩了,金價
文/本刊記者 邢 力
跌了!歇了!!崩了!!!
玩完了!沒戲了!!到此為止了!!!
歷史,往往會以人們意想不到的方式迅速干脆地告別一個時代,迎來一個新時代。黃金市場的這一輪超級大牛市走了整整12年,但由牛轉熊的確立卻只用了不到20分鐘,這就是金融市場的吊詭之處,也正是其魅力所在。這正應了電影《無間道》里的那句經典臺詞:“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如今,是到了黃金還債的時候了。
崩盤后的眾生態
4月12日星期五,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6月黃金期價收于每盎司1501.4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63.5美元,跌幅為4.06%。這直接導致上周末國內投資金條價格跌至每克300元以下,引發國內各大金店的金條抄底搶購潮,百萬大單頻現,不少金店還創下了史上單日最高銷售額,部分規格的金條甚至出現了脫銷……然而這些投資客還沒來得及為自己成功“抄底”黃金大肆慶祝,緊接著,4月15日星期一,紐約商品交易所6月黃金期價再次拉出了一條恐怖的大陰線,暴跌140.30美元,跌幅高達9.3%,創過去30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收于每盎司1361.10美元。這是主力期貨合約自2011年2月以來的最低收盤價,當天盤中最低還曾下觸每盎司1355.30美元的低位,最大跌幅接近10%。上一次金價如此瘋狂暴跌還要追溯到1983年2月28日,那天金價跌了9.6%。金價史上單日最大跌幅則要追溯到1980年3月17日,那天跌幅高達11%,而那次暴跌也正是此前40多年黃金牛市和此后20年黃金熊市的分水嶺。
僅僅過了一天,剛剛投下巨資買入金條的投資者便悉數被套,還面臨著高達10%的賬面虧損,投資者的心態發生了微妙的逆轉。一次暴跌或許可以理解為技術調整,抄底思維還占據主流,但連續兩天暴跌則太不尋常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這才如夢初醒:莫非黃金已經步入熊市了?
事實上,黃金價格在短短兩個交易日內大幅下跌超過13%,較2011年8月份的高點下跌了25%,從投資市場最經典的牛熊分界理論看,絕對跌幅超過20%便意味著市場由牛轉熊。沒錯,不要懷疑,黃金牛市已經結束了!只是幾乎沒有人預料到,黃金以如此迅速而不可思議的方式崩盤!
于是乎,觀望、猶豫、懊惱甚至恐慌的情緒開始在國內的黃金投資者中蔓延,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