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旺盛白銀市場前景看好 投機性強于黃金 |
發布日期:12-09-12 08:52:1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 |
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期后,隨著工業的發展,相比黃金,白銀開始出現新的需求。至今白銀工業需求已占據總需求的50%。如2010年世界白銀的工業需求約1.52萬噸,可以預期,至 2015年,白銀需求將達到2.1萬噸的水平。也就是說,未來四五年白銀需求有望再增加38%左右。 白銀為什么有那么大的需求呢?從世界白銀的工業實際需求結構上,我們可以發現:一方面,白銀工業需求用途在大幅度增加,如電觸媒類、替代性的新的太陽能系統等。而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白銀作為新能源需求特別是太陽能光伏領域方面將迎來不可估量的空間。目前,每年厚膜光伏產業的消耗白銀就達到1500噸。這類領域的未來需求,有望達到每年3000噸,增長的幅度將保持每年40%。同時,很多新的領域已出現了白銀替代其他品種的需求。在過去的消毒領域中,如高檔酒店、游泳池等地方的消毒都是化學類試劑消毒。另一方面,傳統的需求像手機也需要用到白銀,全球每年手機領域的白銀需求已經達到400噸到500噸之間;電腦業的白銀消耗也在不斷地增加,達到700噸這樣的水平。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汽車業對白銀的需求每年已經超過1000噸。另外,白銀在醫療方面無論是制藥還是醫療衛生保健方面,也出現強勁的增長,保守估計需求每年或增30%。 從白銀的金融屬性看,白銀屬于貴金屬投資范疇,具備對抗通貨膨脹的功能,同時具有國際公認、交易靈活、產權轉移便利、方便抵押等特點。白銀超強的金融屬性,工業原材料使用的廣泛性,較黃金具有更高的波動性,未來比黃金價格想象空間更大,更容易吸引風險資金進入,加上合約保證金比例的優勢,較好的市場流動性,未來銀價將迎來更強勢的上漲勢頭。 在金屬特性和金融角色上,白銀與黃金都很接近,但要在兩者的價格之間畫上一個固定的等號則十分困難。十六世紀初期,中國的黃金和白銀的兌換率是1:6,十八世紀初,當歐洲國家開始與中國通商時,這個兌換率為1:10,當時這個兌換率在歐洲約為1:15。貿易往來開始后,除了有商品交流和買賣,他們也利用兩地不同的黃金白銀兌換差價來進行實物的套戥,例如把歐洲產品賣給中國時,收取的是黃金,這黃金所得可以在歐洲換取更多白銀,這些白銀又流入中國,換回再多些黃金。這種早期的金銀套戥令兩地差異在十八世紀中以后消失,中國的金銀比率上升到 1:15,而歐洲則維持在1:15和1:16之間。 今年以來,白銀價格不斷上漲,最大漲幅為19.98%,高于黃金11.2%的漲幅,而且近期白銀迎來了爆發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