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在2013年4月暴跌13%,即在兩個重要交易日里突然急劇下跌每盎司200美元,為黃金在2013年的欠佳表現打了底,當年黃金出現1981年以來的最差表現。
那次突然下跌(被一些人稱為“閃電暴跌”)的原因,至今一直備受爭議。分析人士列舉了以下原因:中國農歷新年期間黃金購買疲軟、塞浦路斯央行出售黃金這一令人不安的傳言,以及交易所交易基金(行情 專區)(ETF)明顯的大規模拋售。另一些分析人士則抱怨高盛集團在4月對黃金看空。
一些炒金迷甚至指責銀行(行情 專區)為牟利人為操縱暴跌,盡管他們無法提供任何可信的證據。
但是CPM集團大宗商品分析師杰弗里·克里斯蒂安(Jeffrey Christian)在近期于紐約舉行的黃金行業聚會上提出了一個簡單的解釋。
“如果回到2013年4月12日,在黃金價格開始大幅下跌時,在10分鐘內就有1000多個交易機構進行交易!笨死锼沟侔舱f,“你所看到的是大批量計算機交易的效果。”
克里斯蒂安指出,隨著價格突破關鍵臨界值,計算機程序發出指令,在某些價格水平線上自動買進或賣出。乘以幾百個或數千個交易機構,數百萬盎司的黃金便可以在10分鐘內轉手。
“如果你摘掉金色的眼鏡并仔細觀察大宗商品市場,你會看到相同的交易模式已經出現在了大宗商品交易當中!彼又赋,“你所看到的是計算機交易系統的產物。”
他補充說,在所有的資產買賣中,算法交易員分享常見的出售或買入點已經越來越常見,這些資產包括股票和債券。盡管計算機系統有著相似的交易策略,但是通用性是一個巧合、共享的市場心態,而不是勾結。
黃金價格在一天之間變動每盎司50美元,對追逐黃金的投資者而言是顯著的變化。
CPM集團通過對2013年10月(正值黃金在紐約商品交易所期貨進行“超大規!钡慕灰)中幾個交易日的分析(如下圖)得出結論:價格的上漲和下跌都取決于這一天的情況。那便消除了對銀行的指責,即銀行試圖以它們在交易中的絕對權重人為地壓制黃金價格。
“如果你有機會訪問數據,你會看到,縱觀列舉的這7個時間點,在10分鐘內,那些130萬盎司、240萬盎司、280萬盎司的黃金分別被100多個不同的交易機構買入或出售!笨死锼沟侔仓赋觥
當240萬盎司黃金在10月1日這一天內轉手時,價格在10分鐘內下跌了每盎司24美元。相反地,10月22日,當天交易量的12%都發生在那10分鐘內,價格在當天收盤時上漲了每盎司26美元。
沒有真正的推動黃金和白銀價格下跌的轉向力。
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