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過冬 請解“特里芬難題” |
但她覺得黃金有避險需求,“如果人們很害怕金融市場可能發生災難,或者遇到經濟困難和尾部風險,那就會想要持有黃金。我們常看到,金價因為眾人蜂擁購買而上漲。”耶倫的回答可能更符合大眾的認知,但我個人覺得其實更不慎重。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伯南克的量化寬松(QE)是黃金大漲的重要原因,但QE1和QE2是成立的,但QE3之后,黃金就大跌了。所以,我一直很奇怪,為什么QE的邏輯那么不統一?美聯儲的QE一直推進,實際力度沒有削減,但每盎司黃金跌了足足400多美元(如果從最高點算起,則跌了600多美元)。 所以,我一直認為,不是說一定有新QE(量化寬松)、或美聯儲承諾零利率就一定促使黃金上漲,不是這樣的!一直不是這樣的。那么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呢?我個人覺得,黃金漲跌最重要的規律是“特里芬難題”。這個難題的意思是,美國經濟是世界的局部,但美元卻是按全世界的需求來發的,局部支撐整體,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就有“悖論”,滿足世界需求,美元就疲軟,但如果按美國實力來發美元,那么對于世界來說,美元是不夠的,世界就通縮。 特里芬難題是個好角度,但是,說服力不夠。如果美國經濟增速快于世界經濟增長(或者加速度快于世界水平),那么美元既可以滿足世界的需求,同時也會很堅挺,全球人民都愛持有,黃金作為美元的背面,就會沒人要,猛跌;但如果美國增速低于世界平均,那么美元幣值一定糟糕,而黃金則會上漲。所以,黃金是同美國經濟在世界版圖上的比重高度相關的。這才是弗里德曼所說的“真實的、依賴的變量關系”。 于是,QE和黃金的關系是這樣的: 1.如果美國經濟下滑,美國經濟低于世界平均,美聯儲推出QE,并且暫時還不能提升美國經濟,那么QE將會導致黃金暴漲。(QE1) 2.美國經濟下滑,但世界經濟被拖累下滑,但美國下滑速度高于世界下滑速度,那么QE推出,那么黃金依然暴漲。(QE2) 3.如果美國經濟下滑后反彈,世界經濟下滑,但美國經濟增速(或加速度)高于世界平均,那么黃金猛跌。(QE3推后的黃金表現就是如此) 4.如果美國經濟增長,但增長速度低于世界平均,那么黃金將漲。(從小布什上臺至2007年) 5.如果美國經濟增長,但增長速度高于世界平均,那么黃金將下跌。(克林頓“新經濟”時期) 如果要問到目前的情況,美國經濟復蘇還可以,世界經濟高速下滑,加速度上美國已經勝出,那么黃金將繼續跌。所以我的結論,不看好黃金!因為美國經濟在世界的版圖是擴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