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農“假象”后白銀可能面臨進一步回調 |
進入9月,白銀反彈至4月暴跌陰線位置后獲利回吐壓力明顯,而回調中,日內出現快速下挫,反映了市場的畏高情緒。如再遇上QE退出炒作、美元上行與技術拋壓配合,白銀可能面臨進一步回調。 失業率下降的“假象” 上周五,美國勞工部公布的就業數據顯著不及預期,同時,市場預估可能上調的7月和6月數據卻遭嚴重下調,7月數據由16.2萬人下修至10.4萬人,6月數據也修正至增加17.2萬人(比前值下調1.6萬人),給市場帶來較大震動。此外,眾多數據中僅失業率看似良好,從7.4%降至7.3%,但這主要還是受到勞動參與率降至1978年以來最低的63.2%所致,也就是說有相當大部分的民眾退出就業人口統計。 非農就業和失業率均距美聯儲理想值有些許差距,因此,白銀在盤中出現急速拉升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非農數據的影響始終是短暫的,本周銀價重拾跌勢。而與非農間接掛鉤的還有另一個因素,QE退出問題。雖然由于預期作用的極致反饋,QE問題近期讓人聽而生厭,但如果比照去年8月底(即霍爾年會和9月議息會議前期的最后急漲)的情況,預計現在還欠退出計劃宣布或退出兌現前的“最后一跌”,而后這一事件可能將告別白銀市場。 美元指數重拾升勢 未來一段時期銀價上行的頭號壓力還是來自于美元,美國經濟好于歐洲和美聯儲寬松政策退出的必然是判斷美元上行的兩個重要前提。 雖然追趕美國的道路仍舊漫長,但歐元區在去年經歷了痛苦的去杠桿、壓縮資產負債表的過程后,今年逐漸體現出底部企穩的特征。今年二季度歐元區GDP實現0.3%的正增長,同期歐元區產能利用率、德意制造業訂單等數據均顯著好轉,歐元區制造業PMI自去年年中44的低點回升至今年8月的51.3,這些均暗示歐洲經濟正擺脫危機后的漫長衰退。 而從美國經濟來看,雖然經濟數據偶有反復,但大趨勢仍是向好。前期在股市上行、家庭資產負債率大幅下降、房價回升等推動下,民眾信心顯著改善,較強的財富效應也為后續消費釋放打下良好支撐。而制造業作為美國經濟長期以來的軟肋、此番復蘇中最薄弱部門,近幾個月也有顯著好轉,制造業PMI持續回升,7月數據更是達到55.4的高點。二季度經濟擴張速度好于前值,GDP季率上修至增長2.5%,再次印證美國經濟強勁的復蘇勢頭。 整體上,美元指數不具備中線走弱的基礎,其重拾升勢帶來的壓力是白銀市場下一個潛在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