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需求依然旺 牛市尚未結束 |
屬作為避風港。因此有觀點認為未來金銀將成為世界貨幣。在世界儲備貨幣多項選擇中,雖然不太可能完全回歸“金本位制”,黃金也難以再次成為曾經的世界唯一儲備貨幣,但作為貨幣發行約束機制,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信譽基礎,今后主要國家貨幣發行,還是有可能與黃金儲備建立一定聯系。為此,現今世界主要國家央行依然大量持有儲備黃金。其中美聯儲持有黃金儲備8133.5噸,儲備占比75.1%,位列全球第一;德國央行持有3391.3噸,排行老二。預計未來各國央行黃金儲備將有增無減,有些黃金儲備占比偏低的國家央行,黃金儲備更是會有較大幅度增加,而所謂國家央行拋售黃金還債的傳言,即便成真,那也只是個別情況,將黃金作為“永不出售的資產”并且不斷增加持有,應當是今后各國央行的主流方針。世界黃金協會(WGC)最新報告也顯示,全球央行依然是黃金市場穩定持有者。即便是黃金價格暴跌的2013年4月,全球各大央行,如美聯儲、德國央行、IMF和中國央行的黃金儲備并未出現明顯波動。
由此可見,未來全球黃金需求依然旺盛,進而成為支撐金價,刷新歷史高點的堅實基礎。實際上,因為前期黃金價格急劇下挫,大量抄底資金開始顯露身影,引發對于黃金的強勁購買。據有關資料(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數據),4月中旬的一周時間內,黃金凈多頭頭寸增加9.5億美元,達到565億美元。近期中國內地與香港市場上一些客戶買金如買白菜,自金價下跌以來10天內,內地投資人鯨吞了實物黃金300噸,約占全球黃金年產量的10%。亞洲市場甚至出現金荒。所有這些,一方面證明了黃金旺盛需求的客觀存在,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巨量流動性充斥市場,顯示了公眾對于未來嚴重通貨膨脹形勢的普遍擔憂。在這個最大的戰略格局之下,黃金牛市豈能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