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當利用每次金價跌落,尤其是大幅暴跌的有利時機,在國際市場上持續購進實物黃金。將中國外匯儲備中的實物黃金占比,逐步提高到二成以上,至少要達到全球平均水平,以分散風險。
——陳克新
雖然前期國際市場黃金價格暴跌,一些機構與投資者紛紛拋售,僅4月累計跌幅就超過10%,預計短時期內金市行情依然疲軟,還有可能繼續探底,但這并不意味著黃金行情開始踏入熊途。從大趨勢來看,今后全球黃金需求依然旺盛,牛市遠未結束。因此,有關部門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逐步購進增持實物黃金,使其占據中國外匯儲備構成的二成以上,至少要達到全球平均水平,以實現外匯儲備安全體系的全方位構筑。
未來黃金需求旺盛
未來全球黃金需求旺盛,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對抗通貨膨脹需求。此次金價暴跌,一個重要因素在于發達國家物價指數較低,日本因此將2%的物價上漲作為奮斗目標,由此引發人們通貨膨脹預期下降,黃金對抗通貨膨脹功能相應減弱。實際上,由于世界各國政府,主要是發達國家政府,長時期寅吃卯糧,累計了巨額債務,必須不斷印鈔還債。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復蘇疲弱,下行風險增加,還必須更多印鈔刺激經濟增長。而金價與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又予以了更寬松貨幣政策的巨大理由。受其影響,進入市場的流動性越來越多,勢必導致“錢遠多于貨”的嚴重通貨膨脹局面出現。在這種情形之下,黃金作為最好的保值手段,其對抗通貨膨脹需求一定旺盛。
資金避險需求。世界經濟復蘇不確定增加,尤其是一季度中美經濟增速均低于預期,消費疲軟,致使大量資金從商品市場撤出,流向美元資產,推動美元升值,黃金避險效應部分喪失,這是遭遇拋售價格暴跌的另一原因。但是,在世界各國竭盡全力,包括使用極端手段“救市”措施刺激之下,巨額債務最終以貨幣大幅貶值等方式“一風吹”,全球經濟終歸要輕裝走上增長之路。實際上,盡管復蘇遭遇挫折,但全球經濟仍未脫離復蘇主流,整體狀況比去年較好,而非更差。如果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勢必促使有關部門出臺更有力措施,穩定經濟增長。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復蘇,消費需求重歸旺盛,并由于美聯儲弱勢美元的長期既定戰略,黃金避險需求將再次大放光彩。
儲備貨幣需求。世界各國央行,特別是具有世界儲備貨幣功能的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等無上限印鈔,引發流動性泛濫,不斷稀釋貨幣含金量,已經使得主權貨幣信譽遭遇極大動搖。在新的替代手段出現之前,人們只能無可奈何將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