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后是否迎來抄底時機 |
發布日期:11-05-19 15:14:4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深圳晚報 作者:周妍 |
去年以來,黃金、白銀、鉑金等貴金屬產品價格不斷上漲,貴金屬成為市民投資理財的利好投資品。然而受各種因素影響,前期爆炒的白銀一周暴跌25%。自5月11日開始,再次連續大跌。白銀遭遇過山車行情,暴跌后是否迎來抄底時機?普通投資者該如何應對? 短期嘗試小倉位建倉 面對銀價跳水,市場出現許多打算擇機抄底的投資者,更有不少白銀延期產品持有者也想拋售。對此,理財專家提醒消費者對白銀短期走勢持謹慎態度。專家認為,目前來看白銀仍未跌透,短期盡量不要進行抄底操作。可嘗試用小倉位試探性建倉,發現仍然沒跌到位,建議再次清倉。 專家提醒,貴金屬通常與實際利率負相關,隨著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將于6月底結束,實際利率可能上升,更能刺激銀價的泡沫,不排除銀價進一步下挫的可能,扎實的底部還有待觀察。目前來看,市場總體認為價格有進一步下跌的風險。如果未來一段時間白銀基本面沒有利好出現,建議投資者規避白銀投資。此外,國內白銀6~7月會持續震蕩整理,區間在7000~10000元。美元還未迎來強勢反彈,年底隨著消費旺季來臨,國際銀價有望突破50美元/盎司。 “炒銀”風險大于“炒金” 工行理財專家介紹,目前貴金屬市場“炒”風很盛,從國內到國外,貴金屬價格顯然已不是實物供求關系主導,更多的是資金炒作,風險可能隨時降臨。在炒作導致的價格暴漲中,市場心理實際上非常脆弱,正常的技術回調會被極度放大,造成暴跌,并非一般投資者可以承受。 黃金價格不斷攀升,“炒銀”成了消費者投資貴金屬的重要渠道之一。該專家提醒消費者,“炒銀”風險要遠大于“炒金”,由于白銀價格僅為黃金的幾十分之一,所以投資門檻很低,也很容易被囤積抬高價格,暴漲暴跌難以避免。專家認為,普通投資者可以適當配置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穩定家庭資產組合,但要冷靜判斷,不可盲目追高,同時白銀存在變現難的風險。重要的是選擇合理正規投資渠道,初入市場者可規避風險很大的杠桿交易,以專門的實物投資金、銀條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