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既是古老多樣的文化遺產,又是永不枯竭的藝術表達,為傳承我國經典音樂作品,延續音樂文化歷史,特鑄造發行中國經典音樂系列大銅章,其中《梁祝》藝術大銅章為該系列的第一枚。
《梁祝》——一部傳奇而浪漫的愛情故事,在華夏大地流傳一千六百余載,在以各種藝術形式演繹的梁祝故事中,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以其非凡的藝術魅力風靡神州五十年。取材于同名古老傳說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由中國著名作曲家何占豪、陳鋼創作,1959年5月27日首演于上海。一經問世,就享譽國內外樂壇。
《梁祝》旋律優美,色彩絢麗,通俗易懂,藝術性強,在中國被譽為“民族的交響音樂”,1972年,在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的第二天,美國波士頓的一家電臺就專門播放和介紹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而“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也由此有了“TheButterflyLovers”(蝴蝶情侶)的英文譯名。國外樂評家則稱:《蝴蝶的愛情》協奏曲,是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獨創性的作品”。
自當年18歲的小提琴才女俞麗拿揮弓奏響第一個音符,這部作品在五十年間從未間斷過上演,在舞臺、唱片、廣播、電視等各種媒體廣泛傳播,傾倒了世界各地億萬聽眾,在全球華人世界更是數十年久演不衰,所謂“有太陽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梁祝》”。從此,這對“蝴蝶”就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成為中國文化感動世界的音樂符號。
據不完全統計,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在中國的唱片發行量超過億萬張。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獲頒“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金牌殊榮。
五十多年過去,《梁祝》的旋律傳遍全球,并成為中國音樂最具國際影響力的代表作。尤其在華人世界,可謂家傳戶誦,久演不衰,一代代聽眾也對這部不朽的音樂作品產生了巨大的精神共鳴。從某種意義上講,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音樂形象,已經在全體華人心中凝聚成一種象征民族精神的高貴品格。
《梁祝》藝術大銅章的設計突破了通常的創作手法,讓人耳目一新。大銅章正面圖案為鑲嵌了蝴蝶造型的琴身和琴弓,分別象征梁山伯和祝英臺。背面圖案為梁山伯和祝英臺這對古代情侶的人物塑形,襯有鮮花和小提琴等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