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上的浮雕藝術 |
發布日期:12-05-20 09:16:2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當代藝術 作者: |
編輯:楊韻 資料提供:銅道藝術館 “金屬之自然光澤,五千年累積之加工技法,凝聚于方寸之間”。 源自西方的章牌藝術,它的歷史可上溯至五百年前,數百年間,法國、英國、葡萄牙、西班牙、波蘭等國,產生了諸多專注或涉獵此領域的藝術大師。而與現在眾多熱門的藝術門類相較,藝術章牌仍是一個相當小眾、相當寂寥的領域。而國內首家章牌主題藝術館——銅道藝術館就將目光放在這個小眾領域,呈現給愛好者一些海內外經典的章牌藝術品。 3月30日,藝術章牌設計大師***的《馬非馬》銅章作品個展在銅道藝術館舉辦。這是銅道藝術館的開業首展,***將近年來傾力打造的多個珍藏級作品悉數呈現出來,《馬非馬》、《不變的風景》、《被縛的青春》,這些作品的藝術表達迥異前人,思想內涵也很有深意,除了帶來強烈視覺沖擊以外,更多的是觸動人們的情感之弦和理智思考。 ***是國內首位獲國際大獎的華人錢幣設計師,《馬非馬》是他藝術銅章探索的實驗作品之一,作品的名字源于戰國時公孫龍說的一句“白馬非馬”。***把“白”字除去了,這讓他覺得一切變得簡單了,不用再從邏輯上去折騰。《馬非馬》作品中,***做的不是“馬”,而作品中的確有“馬”,只不過此“馬”非彼“馬”,馬只是作品中的一個“殼”。現實生活中,***認為美好的理想經常會在冷酷的現實中受阻,這種現實的阻力在他內心中就會產生巨大的反作用力!叭绻沂欠缸锓肿,破壞力應該是足夠的,并且還是屢教不改類型的,絕對屬于專政的對象?墒俏矣至⒅咀龊萌,于是也就沒有太多的社會危害性了。受挫之后,我發泄不滿的途徑只有拿自己的左手對抗自己的右手,左腦對抗著右腦,在自己的對抗中尋找一點慰藉,于是《馬非馬》就在對抗過程中誕生了”,***這樣說道。他認為自己還是一匹識途的壯馬,這種盲目導致了他只要認準了方向,就一往直前,不易回頭的犟脾氣。 在藝術創作的領域,人們選擇不同的介質揮灑自己的想象,宣紙與筆墨,布面與油彩、瓷土與彩釉,或者玻璃,或者紅木,不一而足。而銅道藝術館之所以選擇金屬,選擇“銅”,是因為在它的理解中,“銅”是寬厚仁愛、包容廣博的金屬,最具人性化,最具藝術性!般~”最早與人類生活結緣,對人類社會的進化意義非凡,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銅”是寬厚仁愛、包容廣博的金屬。而銅章藝術品的獨特之處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它獨特的藝術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