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芭蕉——《羊城新八景大銀章、大銅章》設計手記(趙檣) |
發布日期:12-04-09 08:22:0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趙檣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2年4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在珠江三角洲一帶,流傳著“廣州城、香港地、澳門街”的說法,這片南中國的土地不僅意味著經濟發達,飲食精致,也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和非凡魅力令人神往。 2011年夏,承《羊城新八景》紀念章設計項目啟動之機緣,使我得以探訪廣州這座名城,近距離地聆聽其韻味獨特的廣東音樂…… 熱情好客的東道主,娓娓道來羊城的起源與過往。伴著微風,引領我們漸入佳境。隨著景觀此起彼伏地交相呈現,我仿佛又聽到了一個城市和著時代大潮的脈搏律動。 感受到新羊城大氣,上升的氣勢當屬登臨城市的新地標廣州塔后。俯瞰流光溢彩,燈火璀璨的城市,但覺目不暇接,血脈賁張。此刻,腦海中直直地迸發出一個豎立的畫面,似唯有此,才可體現羊城發展的高度和氣度!而運用抽象的文字與圖形組合,則是我對漢字構造特別的偏好。漢字在本質上的虛實變化,使之可藏,可修,可息,可游。故將文字“廣”(廣州), “八”(八景)演化出小蠻腰的意象造型,輔以呈中心放射狀的其他文字相合,以展現城市輝煌萬千,舍我其誰的新氣象。 如果說《羊城新八景大銀章、大銅章》的正面設計透著男性的陽剛之氣,那么,在游歷飽覽了珠江兩岸的美景,嶺南風光以特有的平靜與柔美又使我沉醉其間。 此時,一場不期而至的小雨和著廣東民樂“雨打芭蕉”的曼妙之音,讓我驀然發現地圖上珠江的形態,竟宛如一片柔美的南國芭蕉葉。為展現這一渾然天成的場景,我以橫向構圖將八景融于其間,將中國哲學和藝術素來重視的性靈,氣韻,神形加以體現;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以創造出精鶩八極,心游萬仞,泊然無染,空靈幽眇的意境。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悠久、最大的對外通商口岸,廣州是中國最主要的對外開放城市之一,因而我在背景中亦注入了水紋的元素,既點出了其地理的屬性,也象征著羊城海納百川,源源不斷的生命活力。而這正背一豎一橫的構圖形式不正寓意著羊城人縱橫四海,勇于開拓的精氣神嘛! 方案通過與廣東粵寶集團甄偉剛先生團隊,羊城報業同仁富有成效的溝通后,進行了深化處理:分別將“塔耀新城”、“珠水流光”、“云山疊翠”、“越秀風華”、“古祠流芳”、“荔灣勝境”、“科城錦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