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鈔交易三天狂漲50%成市場黑馬:有那么神嗎 |
發生什么變化。現在原捆的就算350元都有人要貨,而單張的250元少人要。既然在市場上都可以隨意買到現貨,那投資者為什么要去文交所以更高價格競得呢?業內人士表示,除了泡沫,沒有別的理由來解釋這種現象。 事實上,建國鈔的發行量最大,達6000萬枚,而后兩者分別為1000萬、600萬。建國鈔量太大,而且需要的資金量大,所以玩的人不多。 另外,上市15年來價格才漲了五六倍,連物價上漲水平都追不上,更不要提房價了。 短期市場行為不宜盲目參與 國內的紀念鈔、紀念幣市場不乏新品和新熱點,為何建國鈔所受的關注度如此之大呢?坊間分析認為,排除幣商炒作的因素之外,建國鈔的唯一性和歷史性也是其身價倍增的關鍵。 在銀行系統工作的曹先生,因為有了工作的便利,從事錢幣收藏,收藏界有條不成文的規定,就是講究“藏頭不藏尾”,通俗點說,就是要收藏年代久遠的東西,同一套紀念幣,發行期越早的價值就越高,這是因為每套紀念鈔、紀念幣都是有一定發行量限制的,年代越久自然也就越稀少。 同樣的,發行于1999年的建國50周年紀念鈔是我國第一次發行的紀念鈔,可謂我國紀念鈔發行的始祖。此后,建國55周年、60周年都沒有再發行同題材的紀念鈔產品。因此,建國50周年紀念鈔具有唯一性。 不過對于在南京文交所上開盤即以390元漲停,他認為,這只是短期市場行為,可能會比收藏品市場的價格稍高一些,投資者可以將其作為參考,但不能盲目參與。這是因為,文交所的價格是以投資為主,其價格自然會有漲有跌,真正能夠反映其真實身價的,則要看某一個時間段內的平均價格。 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投資者想參與建國鈔的短期投資,希望通過低買高賣賺錢收益,則要時刻關注市場行情。畢竟開盤后已經有了較大幅度上漲,市場走勢起起伏伏,雖然其今后的市場預期較好,但短期頻繁交易的風險仍不可忽視。投資者應根據自身對市場行情的把握謹慎應對。 錢幣投資高收益伴隨高風險 實際上,因為國內其他投資市場的不景氣,使熱錢轉向錢幣投資,也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但是與被炒的超高的價格相比,人民幣藏品真想變現卻存在一定難度,而即便同樣的一版人民幣,由于品相上的差別,價格往往也相差幾倍,投資者不得不防。 另外,對于錢幣投資者來說,時機的把握也是很重要,因為錢幣投資不像有些藝術品投資,時間越長越值錢,時機把握不好,賠錢甚至更迅速。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后,一些收藏品的價格就發生了不小變化。一套第二版&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