淦耀:先推后拉,意大利當然點球 |
發布日期:10-06-21 02:18:0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德羅西(右)摔倒瞬間 (淦耀,國內知名足球規則專家) 上屆冠軍意大利隊對大洋洲冠軍新西蘭隊的比賽才開始6分鐘,新西蘭隊后場一記過頂高空傳球,迫使號稱混凝土防線的意大利后衛線也向后撤,結果球落在回撤的5號卡納瓦羅的大腿上往前一滾,在卡納瓦羅身后跑位的新西蘭隊9號斯梅爾茨此刻凸前,順勢把球送進了上屆世界冠軍的球門,來自大洋洲的足球代表隊球員不免歡喜若狂。就在這場比賽的主裁判來自危地馬拉的生物學家巴特瑞斯鳴哨認可進球并記錄在隨身攜帶的記錄卡片上時,我們中國的電視臺解說員卻懷疑斯梅爾茨越位得球,盡管擔任這場比賽第二助理裁判洪都拉斯技術員帕斯特拉納已經旗指中圈向主裁判提示進球有效。 眾所周知,足球比賽規則從誕生之日起,就把比球更接近守方端線的進攻者判定為投機取巧的“賊”,但是隨著人類足球競賽實踐的過程,對越位犯規的條件也就越來越松動了。1862年是進攻者的前方要有4名防守者,1870年是3名;1925年是有2名防守者在進攻者前則不存在越位,稱作在位。1992年在阿維蘭熱博士為主席布拉特為秘書長的國際足聯代表提議下,成立于1886年的國際足球理事會同意,進攻者在隊友傳球給其的瞬間平行于對方倒數第二名防守者也不是越位。 再說本場比賽新西蘭隊的這個進球,斯梅爾茨得球時因為此前對方5號卡納瓦羅企圖定球無法跑動所以卡納瓦羅落在斯梅爾茨落在身后,但是當過足球巡邊員現在的足球助理裁判員都知道,國際足球理事會早在1974年就告誡足球巡邊員,判斷凸前的球員是否越位的時機,不是在球空中飛行的過程中,更不是在球下落的過程中,而是在傳球的一瞬間。由于從助理裁判的位置既要看傳球者又要看接球者的位置時間不夠,所以助理裁判員判斷越位是用目光盯住在前的可能接球者,用耳朵傾聽傳球瞬間的踢球聲音。好在音速每秒可達800米以上,因此在最長120米的球場上,助理裁判眼耳并用互相補充,是能夠判斷越位與否的。 在這場判罰意大利隊11次犯規;判罰新西蘭隊25次犯規的賽事中,危地馬拉生物學家還出示了3次黃牌,18分鐘時警告新西蘭隊的14號法倫肘擊對方19號贊布羅塔;27分鐘時警告新西蘭隊的19號史密斯在本隊罰球區里先拉后推對方6號德羅西倒地;86分鐘時警告新西蘭隊的6號尼爾森倒地抽筋。不過主裁判是生物學家,對肌肉痙攣的識別能力并不亞于其識別足球犯規的能力,所以尼爾森一起身行走,危地馬拉主裁判就亮出了黃牌。 當然這場比賽裁判執法的最大亮點,還是27分鐘時巴特瑞斯判罰的點球。那一刻兩隊多數球員都擠在新西蘭隊的禁區里,新西蘭隊19號史密斯見對方6號德羅西左右穿插于是先推搡再拉扯,結果被新西蘭主裁判抓個正著,判罰了本屆世界杯正賽的第6次罰點球。 (Qz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