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秋田 蘭草 周傳芳
本文摘要
該文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所發(fā)行的1盎司、1/2盎司熊貓銀幣近百種進行了探討與研究。分別就普制銀幣、精制銀幣、加字銀幣作了詳細的介紹。對銀幣的發(fā)行數(shù)量、文字變化、圖案設計,常見版別和特殊版別、造幣廠的特點均一一進行了研究解讀。使初學者能夠學到銀幣的一些基礎知識,使研究者能夠尋到可借鑒的東西。對普及銀幣的知識,促進銀幣市場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大熊貓體型肥碩、憨態(tài)可掬,被譽為“國寶”。是我國乃至世界最急需搶救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為了喚起人們對珍稀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顯示我國的造幣水平,中國人民銀行自1983年開始發(fā)行熊貓銀幣至今,每年(2001、2002年除外)變換圖案均有發(fā)行。僅1盎司和1/2盎司的熊貓銀幣就有近百種。從類別上分:既有普制熊貓銀幣,又有精制熊貓銀幣,還有加字熊貓銀幣。本文僅就此類銀幣進行探討研究。
一、普制熊貓銀幣
金銀幣在質量上分為普制幣和精制幣兩種。普制幣在鑄造工藝上和流程上不如精制幣精細、復雜;普制幣在質量和鏡面平整度、光潔度等方面不如精制幣;普制幣在價格上要低于精制幣;普制幣的發(fā)行量要多于精制幣;投資幣一般為普制幣。
普制熊貓銀幣的發(fā)行量相對較大,規(guī)格也相對簡單,只有1盎司和1/2盎司兩種。
我國從1983年開始鑄造熊貓銀幣,其中1983年至1985年生產的為精制熊貓銀幣,重量均為27克,主要對海外發(fā)行,1987年改為1盎司的精制幣。1986年、1988年沒有發(fā)行熊貓銀幣。自1989起發(fā)行的1盎司熊貓銀幣分為普制與精制兩種。1盎司普制熊貓銀幣,重量1盎司,直徑40毫米,面額10元,成色99.9%。從1989年開始首發(fā),之后每年發(fā)行至今,從未間斷過。1/2盎司普制熊貓銀幣只在1993至1998年這6年中發(fā)行。
(一)、1盎司普制熊貓銀幣
1、普制熊貓銀幣的圖案版別。
普制熊貓銀幣從1989開始至今,年年均有鑄造。圖案版別除了2001和2002年相似外,其他年份的熊貓銀幣圖案版別均不相同,熊貓的形象可謂千變萬化:或坐或站,或上樹或涉水,或林中戲枝或樹上食竹,或獨立行動,或結伴相依(圖一)。仔細鑒賞熊貓銀幣,會覺得他的內涵是如此的豐富多彩。不論熊貓銀幣投資者,還是熊貓銀幣收藏者,均能從中找到樂趣。
2、1995同一圖案兩種版別
1995年1盎司普制熊貓銀幣的圖案為“熊貓樹上食竹圖”,在主圖一致的情況下,卻出現(xiàn)了竹葉數(shù)量不同的兩種版別(圖二)。為了弄清楚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緣由,我們聯(lián)系上了上海造幣廠的高級工藝美術師,已退休在家的陳堅先生,他是這樣說的:當時因為該產品生產量大,金幣總公司決定用同一設計圖稿,同一石膏型,由上海與沈陽兩家造幣廠分別制作模具,分頭生產。1994年底,上海造幣廠按批準的圖稿制作完成了石膏型,并按要求雕刻了一套陰紋石膏模給沈陽造幣廠制作模具。由于翻制過程中的毛病,翻出的陰紋石膏模少了6片竹葉,當時并未發(fā)現(xiàn)。沈陽造幣廠按此電鑄、縮刻、生產,最后制成的產品與上海造幣廠生產的產品在竹葉的數(shù)量上有所不同,出現(xiàn)了同一圖案兩種版別的現(xiàn)象。
3、1999同一年號三種版別
1999年1盎司普制熊貓銀幣,正面的阿拉伯數(shù)字年號“1999”出現(xiàn)了三種不同的版別。上海造幣廠、深圳國寶造幣廠、沈陽造幣廠所鐫刻的年號“1999”,書寫、排列各不相同。上海造幣廠制造的銀幣年號“1999”,字體較小,排列緊密,與天壇祈年殿臺階兩邊的石欄桿相比,排列在臺階之下,兩邊石欄桿之內,故稱小字版。深圳國寶造幣廠的年號“1999”,字體較大,排列松散,排列在臺階之下,兩邊的石欄桿之外,故稱大字版。沈陽國寶造幣廠的年號“1999”,字體較圓,排列松散,排列在臺階之下,兩邊的石欄桿之外,與上海版和深圳版最大的不同是“1999”的“1”字下邊少一橫(圖三),故稱少橫版。這都是因生產廠家不同造成的大版別。在2000年前生產的普制熊貓銀幣中,我們從正面的年號中,基本分辨出是哪個造幣廠的產品,這是因為幣上的年號都是由生產廠家自行設置的(見表一)。
表一 1989 年至2011年普制熊貓銀幣的生產情況
4、2000噴砂與鏡面兩種版別。
2000年,深圳國寶造幣廠與上海造幣廠生產的熊貓銀幣正面“一線圈”外與清邊之間有明顯的不同,深圳廠為噴砂版,而上海廠則是鏡面版。
5、2001國內版與國際版的兩種版別
2001年的普制熊貓銀幣有國內版與國際版之分,國內版背面有字母“D”,國際版背面無字母“D”。也有人稱“有D版”和“無D版”。有D版為深圳版,無D版為上海版。為什么國內版背面有字母“D”,當時主要考慮便于今后回收而設置。
6、2003鏡竹與普通兩種版別
2003年熊貓銀幣背面的竹子,在工藝處理上有所不同,沈陽造幣廠生產的竹子為鏡面工藝,稱為鏡竹版。深圳國寶造幣廠生產的竹子則不是鏡面工藝,稱普通版。
7、普制熊貓銀幣的發(fā)行數(shù)量
普制熊貓銀幣的發(fā)行數(shù)量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①從1989年至2000年為早期,每年發(fā)行數(shù)量在25萬枚左右(其中有幾年發(fā)行計劃為“不限量”,但實際發(fā)行量并不大)。②從2001年至2009年為中期,發(fā)行數(shù)量在46萬-60萬枚之間,其中連讀5年為60萬枚。自2001年起,熊貓銀幣的發(fā)行數(shù)量,采取了年初公布最大發(fā)行量,年內根據(jù)實際鑄造發(fā)行,不公開實際鑄造量的做法。2011年是個例外,原計劃300萬枚,6月17日又發(fā)公告增發(fā)300萬枚。③從2010年至2014年為近期,發(fā)行數(shù)量由150萬枚,增長到了200萬枚、300萬枚、600萬枚,800萬枚,增長的幅度之高,數(shù)字之大是驚人的。
8、普制熊貓銀幣的獲獎品種
1989年、2001年、2003年的普制熊貓銀幣獲得了德國錢幣雜志評選的年度世界10佳硬幣大獎。
(二)1/2盎司普制熊貓銀幣.
1/2盎司普制熊貓銀幣只發(fā)行了6個年份,即1993年至1998年(見表二)。1993年和1994年的市場價格已不菲,大大超過了同期1盎司熊貓銀幣的價格。
表二 1/2盎司普制熊貓銀幣表
二、精制熊貓銀幣
精制幣在鑄造工藝上和流程上,要比普制幣精細、復雜;精制幣在質量和鏡面平整度、光潔度等方面要高于普制幣;精制幣在價格上要高于普制幣;精制幣的發(fā)行量要少于普制幣;紀念幣一般為精制幣。
我國從1983年開始鑄造熊貓銀幣,其中1983年至1985年生產的是精制熊貓銀幣,主要對海外發(fā)行。重量、直徑、面額、成色、發(fā)行量、鑄造廠家均相同,均是27克、38.6毫米、10元、90%、10000枚、上海造幣廠鑄造。1987年改為1盎司精制熊貓銀幣,直徑40毫米,面額10元,成色99.9%,發(fā)行量31000枚,由沈陽造幣廠鑄造。1989年至1996年連續(xù)8年發(fā)行過1盎司精制熊貓銀幣。其中,1989年至1994年由上海造幣廠鑄造,精制幣在幣面上加“P”字。1989至1992年精制幣與普制幣圖案相同,1993、1994年精制幣與普制幣圖案不同(圖四)。1989年發(fā)行25000枚,1990-1993年各發(fā)行了20000枚,1994年發(fā)行了15000枚。1995年和1996年由沈陽造幣廠鑄造,精制幣與普制幣圖案完全不同,精制幣也無“P”字。1995年發(fā)行10000枚,1996年發(fā)行了8000枚。
三、加字熊貓銀幣
加字熊貓銀幣,就是為紀念某一重大事件,由中國金幣總公司報請中國人民銀行同意,在當年發(fā)行的熊貓銀幣圖案的基礎上,加鐫上該事件的紀念文字,形成與當年發(fā)行的熊貓銀幣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加字熊貓銀幣。加字熊貓銀幣應具備三個要件:主題為紀念某一重大事件;主題文字加鐫在正面圖案下方;背面熊貓圖案與當年發(fā)行的熊貓銀幣基本一致。
加字熊貓銀幣的鼻祖當屬“1995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加字熊貓銀幣”(圖五)。1995年9月在北京舉辦首屆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這是在中國境內第一次舉辦國際性的郵票錢幣博覽會。為紀念這一盛事,中國人民銀行決定發(fā)行95版1盎司加字熊貓銀幣一枚。在當年發(fā)行的熊貓銀幣上加鐫紀念某一事件的主題文字而成為加字熊貓銀幣,這是第一次,第一枚,熊貓銀幣誕生了一種新的類型,開了一個先例,自此加字熊貓銀幣便一發(fā)而不可收。從1995年至今(2014年11月16日)的19年間,中國人民銀行共發(fā)行了加字熊貓銀幣49枚(見表三)。
(一)加字熊貓銀幣的文字變化
加字熊貓銀幣的主題文字共有3種:一種是紀念重大事件的主題文字---中文;一種是紀念重大事件的主題文字---英文;還有一種是紀年號、數(shù)字的---阿拉伯文,如:"1995"、"50"等。主題文字的中文均加鐫在熊貓銀幣正面下環(huán)處,從1995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熊貓銀幣開始至今。這其中還有一例特例,那就是1997年的中國旅游年加字熊貓銀幣,它的主題文字是采用的中英文兩種文字,一同鐫在正面下環(huán)處(圖六)。主題文字的英文加鐫在熊貓銀幣背面的周圍,是從2004年發(fā)行中國工商銀行成立20周年熊貓銀幣(圖七)開始一直延續(xù)至今。主題圖案外環(huán)加鐫英文文字這一設計形式是國際通行的一種錢幣設計形式。這種設計形式,使得整個畫面更加豐富,提升了錢幣的檔次,增強了美感。紀年、數(shù)量文字的阿拉伯文也是有變化的,就錢幣博覽會加字熊貓銀幣的表述看,九十年代都是用’95、’96、’97、’98、’99,到了新千年開始就用2000、2004、2005、2006……前用簡稱,后用全稱。
(二)加字熊貓銀幣的圖案變化
加字熊貓銀幣的圖案,堅持的一條原則就是同當年發(fā)行的普制熊貓銀幣圖案保持基本一致,做到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加字熊貓銀幣的圖案變化,主要表現(xiàn)三個方面:一是添加裝飾星、裝飾圖。如1995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加字熊貓銀幣,沒有做什么太大的變化,只是在當年熊貓銀幣的正面天壇圖案圈外下方的”1995”年號縮小后,從圈外移到圈內,在原來年號的位置加鐫了主題文字,并在其兩邊加鐫了兩顆裝飾小五星。1996年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加字熊貓銀幣,在背面的熊貓圖案一面作了改動,將“999Ag10Z”等文字作了壓縮,留出空白,增加了一個帶圓環(huán)的另一個熊貓在樹上的圖案。1998年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加字熊貓銀幣,在背面的熊貓圖案左上角作了改動,將“10元”面額移到下邊,增加了一個帶圓環(huán)的裝飾圖案。二是局部鍍金和鑲金。有的在正面,有的在背面,還有的在熊貓身上;有的在“一線圈”上,有的在清邊上,還有的在邊齒上。三是壓縮背面圖案。如2004年中國工商銀行成立20周年加字熊貓銀幣的背面。把原來的熊貓圖案壓縮變小,在外圍加了一個圈,在圈外與清邊之間的環(huán)上加鐫了主題的英文文字。這一設計形式一直在延續(xù)。
(三)加字熊貓銀幣的主題類別
從已發(fā)行的49種加字熊貓銀幣來看,可分為4種類別,即3個系列加綜合,錢幣博覽會、展銷會系列的有11種;金融機構系列的有24種;園藝博覽會系列的有3種;綜合類有11種。到底怎么分類好,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加字熊貓銀幣受到很多“貓迷”的喜愛,如何使它健康地成長顯得更加重要,對此,要把好重大事件的關,嚴格控制每年發(fā)行加字熊貓銀幣的品種,嚴格控制每年發(fā)行加字熊貓銀幣的數(shù)量,使加字熊貓銀幣這棵常青樹永遠不衰。
表三加字熊貓銀幣一覽表重量:1盎司
近年來,由于喜歡熊貓銀幣的人越來越多,使得熊貓銀幣價格不斷上漲,個別品種的價格已高的驚人,并在市場中越來越難尋覓到了。
來源:《中國錢幣界》2016年總第16期
欲了解《中國錢幣界》雜志訂閱詳情,請點擊:http://www.ccbczpx.com/news/BZGG/152920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