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隱起文套子錢的鑄地之謎

        16-12-13 14:06:52 中國集幣在線 發(fā)表評論

          太平天國在蘇南統(tǒng)治區(qū)多處開爐鑄錢,有明確文獻記載并可考的有南京、蘇州,時間貫穿太平天國早中晚期。除南京、蘇州外,太平天國在蘇南其他統(tǒng)治區(qū)是否曾開爐鑄幣,在理論上存在一定的可能,但無明確文獻佐證。如真有鑄幣,也當在太平天國政令松弛、遍地設(shè)王的晚期。經(jīng)筆者考證,太平天國隱起文套子錢極有可能鑄造于今天的常州溧陽。溧陽是太平天國晚期的軍事重地,太平軍曾在此處設(shè)爐鑄造軍械大炮,也是連通天京浙江的交通要塞,很多軍需物質(zhì)和軍餉在此調(diào)撥。

          據(jù)《溧陽縣志》所載,咸豐三年(1853年)三月,太平軍北王韋昌輝部首次攻克溧陽,沒有駐守。四月,清軍江南大營以溧陽為軍需基地,置重兵守護。咸豐十年(1860年)四月,太平天國侍王李世賢攻克溧陽,派佐將吳人杰留守。溧陽成為天京(南京)屏障,輸轉(zhuǎn)物質(zhì)中心和天京至蘇(州)、常(州)、湖(州)、杭(州)的兵站。同治三年(1864年)二月初二日,太平軍守將吳人杰叛變,清軍復占溧陽。

          常州溧陽被太平軍占領(lǐng)長達四年之久。在1860年天京被清軍江南、江北大營圍困的情況下和政令廢弛的大環(huán)境里,常州溧陽守將不得以自鑄發(fā)軍餉和維穩(wěn)經(jīng)濟市場采購軍需自鑄輔幣未嘗不可。并且這個時期的蘇州、嘉興等地已經(jīng)開始紛紛自鑄,溧陽自鑄,或受命鑄造湊辦軍餉在情理之中。

          太平天國隱起文套子錢(圖1—4)是太平天國鑄三大套套子錢中鑄造量和存世量都很最少的一套,錢文筆法生拙詭異,風格獨樹一幟,鑄地不明,這使得這套太平天國錢幣更加神秘。馬定詳前輩、馬傳德先生合著的1994版《太平天國錢幣》中認為這套隱起文套子錢為太平天國中期在湖南所鑄,然筆者深入研究了太平天軍在湖南的歷史活動和戰(zhàn)爭,未能找到太平軍在湖南境內(nèi)鑄幣的任何相關(guān)文獻信息。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1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2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3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4

          太平天國隱起文套子錢版式單一,錢文無明顯變化,說明為一地所鑄;其中當五十鑄造還算精整,當十、當五、平小因為錢體小和錢文隱起的緣故,給人留下鑄造粗劣的印象。大多數(shù)隱起文當五錢有這樣一個同模規(guī)律:正面邊郭10點處有先天鑄造小缺陷,這則說明鑄造爐次少,鑄量小,鑄期短暫。

          關(guān)于太平天國隱起文套子錢的研究,陳達農(nóng)先生首先提出了新觀點,陳老對太平天國歷史的研究造詣頗深,陳老將《賊情匯纂》載:“癸丑六月,賊在江寧于所擄銅匠中覓能鑄錢者,得十二人,封四人為鑄錢匠,職同指揮。設(shè)廠開爐鼓鑄……其大小如番錢,正面天國圣寶四字,幕無字。銅匠迫于威脅,既不諳,又不愿,鉛銅不勻,鑄不如法,屢鑄皆不成輪廓,字亦模糊莫辨,遂停止。”和隱起文套子錢自身粗劣的鑄造特征聯(lián)系在一起,并認為這是太平天國1853年占領(lǐng)南京不久后鑄造的第一批行用錢。筆者查閱天京初期鑄錢的私人記載和文獻,并沒有發(fā)現(xiàn)太平天國鑄錢初期有鑄“太平天國”背“圣寶”的“六文”錢,而是“四文”。就隱起文套子錢自身的錢文制式來說,太平天國隱起文套子錢的“六文”錢文制式也不符合太平天國初期鑄錢“四文”錢文制式的時代特征。初期銅材原料不富,那些所謂“鉛銅不勻,鑄不如法,屢鑄皆不成輪廓,字亦模糊莫辨”的試驗品早已回爐重鑄,迄今所見所謂述粗爛之物,也非《賊情匯纂》所述之品。

          太平天國初期,東王楊秀清執(zhí)法森嚴,令行禁止由東王而臂指自如,對違反規(guī)章侵害圣庫的事件,進行了一定的制裁。故此時除了南京,太平軍在其他統(tǒng)治區(qū)尚不敢自行開爐鑄幣。而從隱起文套子錢自身的鑄造工藝水平和錢文版式來看又非南京鑄造,那么顯然,隱起文套子鑄造于太平天國中晚期的其他地區(qū)。

          太平天國隱起文套子錢銅質(zhì)有黃銅、白銅兩種。而太平天國晚期在蘇州鑄的楷書套子錢和其他小平行用錢均為黃銅(極少見到白銅者,這也是蘇州鑄天國錢的一大規(guī)律),可見隱起文套子錢也非蘇州鑄造,這點從精整度上也可已看出。

          從太平天國中期南京鑄第一套宋體套子錢到晚期蘇州鑄楷書套子錢,背文“圣寶”二字均為豎置,而隱起文套子錢背文“圣寶”橫置,這一錢制版式的“突破”應發(fā)生于政令廢弛的晚期;從眾多版式的實物來看,天國錢背文“圣寶”二字橫置者,確實都是出現(xiàn)在太平天國晚期的鑄幣中。故筆者推論,隱起文套子錢鑄造時期當在1861年前后,和太平天國晚期在蘇州鑄錢的時間點差不多。

          隱起文套子錢錢文筆畫稚嫩怪異,風格自成一派,與太平天國其它品種的隱起文版錢幣錢文書法風格大相徑庭,就連太平天國其他文物中也很難找到風格與其一致的字體手筆,不管是在太平軍在各統(tǒng)治區(qū)發(fā)放的門牌、憑證和各類票據(jù)上,或是在鑄造的器物上(銘文),還是在太平軍當年在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地鑄造的大炮上(陽文或手刻陰文),都與之相差甚遠。

          然而羅爾綱主編,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編1994版《太平天國文物圖釋》軍事篇(129頁、133頁)中錄入的兩門太平天國在溧陽鑄造的鐵炮,大炮銘文的文字書法風格與隱起文套子錢的文字書法風格完全一致,應出于同一人手筆。字體稚拙、天真、自由,一般人會認為寫的很差,沒什么書法功底,其實不然,此為古拙的“稚書”。例如(圖6)太平天國“國”字和隱起文當五(圖2)“國”字如出一轍,“佐將”的“佐”字書寫風格與隱起文當五十(圖4)“圣寶”二字相互呼應,兩者“天”字筆風亦是如此,該發(fā)現(xiàn)已得到泉友和專業(yè)書法人士的認證。    兩門鐵炮的銘文分別為:

          1、太平天國辛酉十一年四月  日,溧陽佐將馬、程水師提督胡造 蘅天福安鑄 (圖5)。
          (現(xiàn)藏于上海市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
          2、太平天國壬戌十二年二月 日立 溧陽佐將程水師主將胡置造 蘅天福安鑄(圖6)。
          (1953年發(fā)現(xiàn)于湖州市駱駝橋河道中,現(xiàn)藏于中國革命博物館。)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5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6

          綜觀《太平天國文物》收錄的30門太平天國大炮,鑄地雜多,銘文多為陰刻文、楷書雙鉤文或楷書陽銘文,唯有常州溧陽鑄造的3門鐵炮銘文字體書法自成一派,可以看出該類大炮鑄地的唯一性,且銘文刻鑄工藝獨特。

          鑄錢并非小事,溧陽的蘅天福安是否具備鑄造錢幣的資格呢?1857年底或次年初,太平天國的爵位變成了六級:義、安、福、燕、豫、侯,再加上天王,所以“福”為四等王。以此直到1861年左右王爵的分封并不算很濫,1861年抵達天京的外國人曾統(tǒng)計太平天國有11、13、14或16個王爵。這位督造鐵炮的蘅天福安的官職還是非常高的。溧陽佐將馬、程為十一等,同屬忠王部下,具備執(zhí)行鑄錢的職能條件,或者說擁有鑄錢的權(quán)利。

          綜上,筆者初步判斷太平天國隱起文套子錢應鑄造于太平天國晚期統(tǒng)治區(qū)江蘇溧陽,此論與太平天國遺留文物所帶來的信息相輔相成,鑄造工藝風格也合太平天國晚期太平軍在溧陽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條件和時期格局。

        作者:趙后振

        來源:《中國錢幣界》20期

        欲了解《中國錢幣界》雜志訂閱詳情,請點擊:

        http://www.ccbczpx.com/News/qbdjbd/151524106.html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guān)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guān)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quán)所有